2015年各地陆续曝出类似“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证明的奇葩之处虽让人哑然失笑,但却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开具手续繁多的证明,不仅会让居民在工作生活中造成麻烦,也会让社区进入两难的境地:开证明需要自己负责,不开证明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麻烦。现在法律越来越健全,各个机构为了逃避责任会催促居民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开各类证明,这才造成了现在奇葩证明纷飞的局面。奇葩证明"给公众和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 “奇葩证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权力机构的“任性随意”,服务意识不足;二是由于信息不共享,职能部门间存在行政“堡垒”、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不愿担责;三是审批和证明异化为权力寻租的渠道,职能部门不愿割舍利益。 对此各级部门提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力求祛除“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等顽疾。目前全国已有至少16省份发文专门下发文件清理"奇葩证明”,并且明确规定了清理时间。对于如何真正落实相关举措,解决民生“痛点”,相关省市提出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整改,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服务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并建立共享制度和衔接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形成公共服务数据在一张网自动集聚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变“群众跑”为“数据跑”,从源头上避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 这些举措地落实,斩断了“奇葩证明”背后隐藏的权利链条,真正体现了各级部门简政放权,为民办实事,及时解决群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