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清水衙门”的“生意经”》一文,披露了河北省保定市人防系统腐败窝案,自2014年7月以来,保定市人防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李铁柱等16人被查处,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中纪委官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已多次发文警示“冷水衙门”腐败现象,其披露出现腐败现象的“冷水衙门”有扶贫、信访、气象、人防系统、农林牧副渔等领域。这些“清水衙门”,和人民群众最贴近,也是实权相对较小的部门,但却屡屡曝出腐败案件。“清水衙门”不“清”缘于权力失控! 即使身居所谓的“清水衙门”,只要手中有权,一些官员就会想方设法把权力变现,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除了保定市人防系统腐败窝案外,其他如扶贫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少扶贫资金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而气象系统也能借气象科技服务、科研资金管理、设备采购等贪腐,特别是防雷服务中廉政风险较高;信访部门也能靠排名权、销号权生财;甚至连统计局这样的“清水衙门”,领导干部竟能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这些都是权力失控导致的恶果。 一个个非主流的“清水衙门”,竟摇身变为油水丰厚、炙手可热的“独立王国”,最终出现“查处一案、挖出一窝、带出一串”的腐败“破窗效应”,其中的教训,值得深刻反思。除了官员贪念横生的主观原因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刻不容缓! 如何有效监管权力的运行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对此,中央早就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机制,加强执纪惩处力度,逐步达到让官员们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目的。要规范权力运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认真总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共权力全面实行流程化管理。完善“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和物资采购等具体事务制度和末位表态制度,健全“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健全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等各种举措,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 当然,官员们也要吸取教训,要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使用能够发挥个人才干,为人民建功立业;反之,则会损害人民的利益,葬送自己的前程。要在修身律己上下功夫,提高道德品质,增强守纪守规自觉,更要在如何用好手中权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