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公车拍卖切忌穿上“作秀”的“新马甲”

时间:2016-02-17 10:27来源: 作者:刘洛妍 点击:
人们质疑公车拍卖的关键在于,可能不少竞拍者是原车辆使用者,表面价格却仅仅只是吸引公众眼球罢了。人们怀疑有官员,表面上是在搞拍卖,实质上在搞分车福利,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制造社会新的不公平。 诚然,作为杜绝“车轮腐败”的一个环节,公车拍卖是

四川省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首批110辆“退役”公车本月23日网上拍卖,这让市民真真切切看到了车改前进的脚步。

提起公车拍卖,大家并不陌生,其实很早以前便被普遍提及,且不少地方有实践案例。如广州便在2004年举行了广州史上首场公车拍卖会,1000多人竞标43辆公车。而自2011年以来,随着温州、上海等地车改政策陆续出台,公车拍卖业务一直在持续上升。

据了解,从2011年到2014年6月,各级政府委托的机动车拍卖业务成交额达46.6亿元,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公车拍卖成交额处于前列,共成交20.2亿元,占近三年多来政府委托机动车拍卖成交额的43.3%。

然而,根据公布的清单,车辆的起拍价从800元到257000元不等。一辆2002年4月登记的神龙富康车,起拍价800元;一辆2013年6月登记的奥迪A6轿车,起拍价257000元。这样的价格不禁让笔者担忧,这样的拍卖会不会只是打着“幌子”,而购买者却是内部人士呢?

毋庸置疑,人们质疑公车拍卖的关键在于,可能不少竞拍者是原车辆使用者,表面价格却仅仅只是吸引公众眼球罢了。人们怀疑有官员,表面上是在搞拍卖,实质上在搞分车福利,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制造社会新的不公平。

诚然,作为杜绝“车轮腐败”的一个环节,公车拍卖是必要的。公车拍卖的最终目的,也是减少公车浪费、节约公共财政,扭转领导干部的特权意识和特权思维,真正为公共利益服务,切忌打着“拍卖”的幌子,实则进行着“换汤不换药”的分车福利。

笔者认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好政策,应当受到舆论的高度肯定,可收回的公车去向还是应该拿捏适当,切忌“忽悠”老百姓。只有给公车改革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制度保障,让其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才最终能不辜负广大民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和名家一起回眸隋朝兴亡:阅读中国

作者:王鹏

隋朝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最短命的王朝之一。隋文帝杨坚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为后来唐宋的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