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的技术,通过一部智能手机,一端连着党的声音,一端连着万千党员群众,“互联网+党员教育”本应是密切党员群众联系的有益尝试。但在河南省卢氏县的一些地方,原本惠民利民的“智慧党建”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 “智慧党建”工作本来是一项连接着党和政府心声的平台,本应该是密切党员群众联系的有益尝试。但是在他的推广过程中居然涉及到了村干部强推强卖,为完成任务强要求一家有卡的也办理几张卡的过程,甚至有村干部说以后的扶贫什么的也就没你家的事儿了。这让笔者想起前些时候的,淘宝进农村案件,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各级单位部门的办法也是层出不穷,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下硬指标,必须买够多少钱,仿佛业绩和政绩是挂钩的。有了业绩就有了政绩。 莫让惠民好事穿上政绩的“马甲”。这项政策原意是为了利国利民,但是在下派任务的过程中却演变成为领导干部政绩的体现,变成了上级领导下发给下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任务。在这些村干部的宣传下,使得群众误以为这是上级部门强压下来的任务,甚至是上级部门逼迫他们购买的。这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上级部门的文件上却说这完全是征求了群众的意愿以后的成果。这种自欺欺人的文件也真的算是贻笑大方了。最终只能是适得其反,得了政绩,丢了民心。 群众之所以“自愿”购买,实则是因为这些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村名们知道村干部有权力对自己使坏,才权当这50块钱时丢了。其实,在基层类似于这样的事件还层出不穷,上级部门给任务,下级部门争政绩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向上级部门邀功,下级部门层层摊派任务,最终在急功近利中将惠民利民的政策走了样。 笔者认为,官员为官路途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因此更应该有良好的政绩观和责任感。只有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是真正的为自己好, 必须纠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进一步对权力加强监督,才能让上级思想完全、正确的传达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