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绰号”见“民心”》指出,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却足以让“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文章强调,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多听听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便可管窥一豹,顺藤摸瓜,进而查明就里,惩腐肃贪。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因为拆迁而被市民称为“李拆城”;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六朝古都被他“开膛破肚”,人称“季挖挖”;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讲究江湖义气,被人称之“武爷”等。官员的“绰号”不仅是事出有因,更是顺应民意。 正如“武爷”是坊间人送与武长顺的官场“威名”。一个“爷”字可见其在天津官场的霸气,其中透露的几分黑帮老大的意味,让即便是局外人也能将其公安系统的背景猜得八九不离十。一名见识过“武爷”发火的人回忆,对面的一个局级领导,站在原地动都不动,满脸通红地听着武长顺训斥。官员的绰号也是其平时行为作风的真实反映,“闻绰号如见其人”,可见绰号取得之逼真,也可以从官员的绰号倒追官员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但是,“线索”虽然很美,真正执行又有几分? 不让“绰号反腐”看上去很美,不是“纸上谈兵”,还得“动真格”“啃硬骨头”。如果单凭官员的绰号就要对官员“翻家底”似的查处,执行力可以说是很低的。一是对于纪检部门来说,没有贪腐线索就查处,仅靠“绰号”的怀疑,很明显是站不住脚的,也可以说是无凭无证,特别是针对一些职位较高的官员,在无凭无证的情况下纪检机关也不能轻易说查就查。二是对于官员来说,如果仅凭“绰号”就要被调查处理,不仅会引起官员的不满,还可能会引起官场动荡。如果一些职位较高官员强烈反对,更加难以推动“绰号反腐”。 所以,“绰号反腐”要成为现实,还得有据可依,“举报”就是一个好方式。“绰号”能真实反映官员行为,也能真实反映民意情怀,那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举报力量,让人民群众提供官员行为作风线索,也算是反腐切口。那么“绰号反腐”就得从“重民意”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