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洁不洁,看过节”“廉不廉,看过年”,当传统节日沦为权钱交易的高发时段,“节日腐败”这种提法顺理成章的出现,“过节”也成为考验党员干部是否廉洁的“试金石”。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腐败分子第一次收受钱物,打开贪欲之门,多半是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 对于“节日腐败”,中央历来是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的。我们的党纪、政纪、法律、规章等,对于官员收受节礼都有细致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每到节日来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会三令五申,严加禁止,但一道道禁令却依然难敌节日送礼等歪风邪气,沦落为一纸空文。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官员缺乏自律,没有把节日收礼等当回事,反而认为是正常的人际往来,收得名正言顺、心安理得。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党上下持续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狠刹公款购买节礼等不正之风,正风肃纪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2128起,43231人受到处理,290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各地明目张胆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等问题明显减少,节日期间各单位门前送礼车辆也寥寥无几。 纠正“四风”必须抓住重要节点。逢年过节公款送礼,不管打着公事公办的旗号,还是穿着礼仪文化的“马甲”、戴着各种节日的“帽子”,都是不允许的,绝非正常“公务往来”,而是以关系往来换取部门和个人利益,其结果是浪费了国家资财,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公信民心。 节日反腐懈怠不得,必须紧跟形势狠抓防范,把“招呼”打在前,让反腐倡廉的警钟长鸣,让任性者收心敛性。2016年元旦春节将至,中办、国办在这个时间节点印发通知要求坚决杜绝“节日腐败”,其深意显而易见,体现出反“四风”的持续力度:紧盯传统节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节日病”,通过招呼在前、警示在先打好“预防针”,让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再上“紧箍咒”,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节日腐败”感染、传播的机会,防止“四风”在重要节点回潮反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四风”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医治积习甚深的“节日病”,除了对节日期间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动辄得咎,更要坚持把功夫放在平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盯紧每一个节点——只有在时间上“零间歇”,才能做到对腐败“零容忍”,才能有效遏制“四风”和腐败苗头,进而形成风清气正过“廉节”、廉洁自律促“廉政”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