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好人也不行,杭州8名领导干部被追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为督促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领导干部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昨天,杭州市纪委通报了8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例。 所谓“老好人”就是指那些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唯求和气、曲意逢迎的人。时下,领导干部队伍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老好人”思想。有的领导干部遇到下属犯错不批评、不指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得罪人,甘当“和事佬”;有的领导干部在大是大非前不愿表态,或搞调和主义、折中主义,面对不良风气不敢挺身而出,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甘当“太平官”。 “老好人”混迹官场,无疑既助长了歪风邪气,也涉嫌失职、渎职。可为什么甘做“老好人”者却依然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一些领导干部当老好人,不得罪人,这样反而得票高。可以说,正是某些地方的干部选拔体制和政绩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才给“老好人”制造了安身立命、长袖善舞的土壤和空间。中纪委拿“老好人”开刀,无疑是看到了其严重危害,同时也是反腐工作逐步深入的体现。笔者不禁想问,拿什么根治官场“老好人”的怪现象? 笔者认为,一是要对一些单位的“老好人”要好好查一查,绝不能以“法不责众”和“维护干部队伍稳定”为借口听之任之。否则,任由“老好人”风生水起,很容易形成“腐败堡垒”和崩塌式腐败。二是我们既要反腐,又要治庸官混官。治庸官,就是整治那些思路不清、头脑发胀的“糊涂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无所作为、怕担责任的“窝囊官”。占位不为、为官不为,这本身就是不正之风,就是一种腐败。 “为官避事平生耻”。时代需要敢担当、敢负责、敢碰硬、敢闯敢干的领导干部,也为领导干部提供施展身手、实现抱负的舞台。领导干部只有坚决摒弃“老好人”思维,敢想、敢做、敢当,才能不失血性、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方显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身为专责监督机关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肩负起强力治庸的重担。不仅要高悬利剑,重拳惩治贪污腐败的行径,也要监督惩戒官员失职渎职、碌碌无为等行为。唯有这样,才能还人民一个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