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这个字眼进入我们的生活,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通过网络的传播瞬间转发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条,在转发和评论中,影响力被成倍放大。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各级政府下发的有关治理公车之害的通知文件不说数万,说它成千恐不为过。这种形式虽然对扼制公车违规使用痼疾有一定的疗效,但总是没有跳出“作风、违纪、自律”之类的认识局限和惩处怪圈。公车违规使用的实质其实是公权滥用,是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与贪污受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没有质的区别,而我国目前遏制“车轮腐败”的文件和禁令,说好听点是“心照不宣”,不定连拟定下发文件的人部都不会寄予真正的希望;说难听点,就是“掩耳盗铃”,企望以此平息民愤。相比之下,公车违规使用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外,惩处则是非常严厉的。 为什么公车违规使用屡禁不止?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公车违规使用存在监督难,取证难,处理难等原因。 说实在的,关于公车违规使用的新闻已经看腻了。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各级政府下发的有关治理公车之害的通知文件不说数万,说它成千恐不为过。这种形式虽然对扼制公车违规使用痼疾有一定的疗效,但总是没有跳出“作风、违纪、自律”之类的认识局限和惩处怪圈。公车违规使用的实质其实是公权滥用,是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与贪污受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没有质的区别,而我国目前遏制“车轮腐败”的文件和禁令,说好听点是“心照不宣”,不定连拟定下发文件的人部都不会寄予真正的希望;说难听点,就是“掩耳盗铃”,企望以此平息民愤。 笔者认为,在公车违规使用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原因还是没有逗硬惩处,不足以震慑到其他人,没有形成一种人人喊打的氛围,才使得一些人如此肆无忌惮。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够、觉悟不高、意识不强造成的。公车姓公,人民群众花钱让政府购买公车当然是希望公车跑在体察民情的路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路上,而不是领导干部私人用途上,无论是从滋生腐败的角度来谈,还是从节约能源低碳出行的角度上来说,公车违规使用都是不应该的。同时,公车违规使用的行为是在人为拉开职务等级差距,助长“官本位”思想等歪风邪气的蔓延。由此可见,公车违规使用实际上是特权思想在作怪,是官僚主义的作风。 倘若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能向他们看齐,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类似公车违规使用这些现象就不会发生了。 在遏制“违规使用公车”上,现在已不缺制度,也不缺经验,真正缺少的是从上到下动真来硬的决心和行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抓下去。只有对那些公车违规使用者,既曝光其车辆牌号,也曝光相关当事人,同时追踪问责、严厉惩处,方能遏止公车违规使用乱象,回归公车本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