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上半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其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1599起,占查处问题总数约11%;给予1643人党纪政纪处分,占总人数的14.48%。而且,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呈现出花样翻新的势头,不仅披上了“隐身衣”、涂上了“保护色”,更搭上了电子科技的顺风车,玩起了“七十二变”,更具隐蔽性,更难察觉。 本来红包往来纯粹出于真心诚意,绝无交易污垢。可是红包现已逐渐变味,从原先的庆贺压岁延伸到求助、感谢,范围从自家、亲友延伸到官场等许多行业,送红包也渐渐有了“行情”,形成可怕的陋规,”红包“俨然变成了异化的”一点意思“。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就曾说过:“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可见,想方设法送“红包”、礼金给领导干部,不过是为了用其手中权罢了。也就是说,在当今经济生活中,送“红包”、礼金等所谓的“一点意思”,就是以小换大、以少换多,谋取不法利益。于送礼者,不乏媚权、畏权、求权之心;于收礼者,则有用权寻租、以权谋私之弊。总之,被当作“人情”的小钱,往往跟腐败挂上钩,是走向贪污腐败的“温床”,其结果是搞坏了党风,形成不良风气和社会文化,形成极其恶劣的社会毒瘤。 不少案例则表明,一些干部往往就是从收受“红包”、礼金开始,最终走上腐化堕落和违法犯罪道路的。这说明权力不论大小、不分领域,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也正如专家所言,“没有权力的人不会收到红包,红包首先是对权力的靠近和腐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目的就是要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因此,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纳入制度轨道,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而不被滥用,确保权力既高效运转又正确行使。 绝对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只有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制约,才能确保权力成为为民谋利的良器。因此,治理“红包腐败”是反腐工作更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有明确制度约束,有严格的追究机制,应该完善党的纪律和相关法规,把收受“红包”视同违纪;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在内的监督机制,将权力的运行充分“曝晒”在社会监督的“阳光”之下,让善于钻营者找不出“缝”,让胆敢触线者打不开“门”,没有了权力运行的“阴影”,自然也就消除了滋生“红包腐败”的土壤。 清除“红包腐败”等社会生活中的雾霾,需要“阳光”照进来。同时,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接收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严重危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拒收“红包”等灰色收入,着力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