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官员,从“在其位”开始,无论古今中外,都会被戴上类似职业道德规范的“紧箍咒”。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爆炸,官员们脱口而出一句话转瞬之间就会火遍大江南北,到底是一个“不小心”产生的蝴蝶效应,还是官员素质堪忧呢?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当下的官员屡爆“雷语”似乎早已见惯不惊。正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授,法律语言学专家宋北平所说,官员言辞不当的社会原因比较复杂,但“最基本的原因是官员自身的素质问题”,自身的素质没有到位,就会口出狂言。 笔者依稀记得,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王朗,却因被诸葛亮的言辞驳倒,急火攻心,坠马而亡……不得不说,“口舌”,在必要的时候,就是看不见的武器。如果市井的口角之争无伤大雅,那么朝堂上的文臣之辩则可能动摇一国之策。 不久前,有媒体整理了近年来“20句官员粗话脏话狂话”,且摘抄其中几条共鉴:“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事归我管我就不管”;“威胁我就是威胁党!”“国家规定是狗屁”……诸如此类,难免倒逼官员语言登上暴力“黑榜”,实在让人汗颜! 其实,在古代我国对官员有“父母官”的说法,即要求官员要爱民如子,关心民众疾苦。从官员的自身修养来说,官员应如何在言行上自律以及律人。官员的衣冠、容貌、言谈、举止都不可“有顷刻亵慢”。在为官的态度上,为官要谦逊待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当然,官员“雷语”并非“无意犯错”,而是“真情流露”,这也正无声中折射出官场腐败下的权力蜕变,不可小觑。唯有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官德修养,走好“三严三实”之路,加大监管问责成本,才能营造良好官场微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