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飞出门总带一本《公安基础知识》的书,还有一份“该同志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的公安局证明。背着8年莫名其妙的“贩毒记录”,他下定决心考警察。贾飞考了3年,去年差两分就进面试的成绩更给了他信心,他梦想着再遭到警察盘查时,他能掏出警官证,“考上警察,进了他们的组织,总能有地方说话吧”。 居民身份证是一个人独立的象征,是存在的象征。一张身份证不仅有姓名,有住址,更有身份证号码,这样详尽的信息考虑的就是区别同名同姓的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让老百姓享有便利。本来该为官方的考虑周详点赞,却在新闻当事人贾飞被莫名其妙的“贩毒记录”所累,8年来多次被乌龙盘查,甚至不得已出门总带《公安基础知识》以及“该同志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的公安局证明尴尬经历寒心。试问,公安身份信息管理为何会出现如此问题?而新闻当事人贾飞的合法权益又该由谁来维护? 若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贾飞以及家人也不会如此困扰。2007年,贾飞在网吧上网第一次被警察带进了公安局,在警官出示的网上追逃信息中,贾飞看到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照片信息以及在“河南省固始县歌舞厅吧兜售麻古毒品800克”的犯罪记录。虽然在闹清是一次误会后,贾飞的“倒霉”经历却始终随行,连续8年被乌龙盘查,甚至影响到了个人的生活。 因为同名同姓,两家仅隔两条街的邻里关系,贾飞被第一次误解成“毒贩”可以理解。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盘查、删除、再盘查的恶性循环中,只责难是“意外”难免有“生拉硬拽”之嫌。 “身份”在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不需要反复强调:买房租房、结婚生育、办理银行业务、登记住宿、出国旅游,甚至连网吧上网都离不开身份证。若是连身份信息都出了问题,又怎么开展工作,又怎么可能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 公安系统身份信息管理漏掉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前段时间,据新闻媒体报道,深圳警方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时,意外揭露身份证利益链:每张兜售40-50元。而这些身份证更是只能“补办能挂失却不能注销”——身份证的“先天缺陷”给老百姓带去了极大的恐慌。 如此看来,“以名取人”的乌龙事件拷问着公安身份信息管理底线。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在居民户籍管理、身份信息管理方面应该给予必要的反思和警醒,尽最大限度避免此类“误伤”,不让“乌龙犯罪前科”成为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