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高考今天拉开大幕,942万高考考生走入考场,接受“检阅”。然而,有媒体报道,就在今天上午,多名“枪手”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引起一片哗然。 高考是为国选才、培养栋梁的战略工程,最关键的要素莫过于公正。然而,今年的高考大幕刚一拉开,考场就很不平静。江西南昌替考事件曝光,成为首日高考的一个热点,再次引发了公众的焦虑。 高考舞弊,已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2009年吉林非法生产销售高考作弊器材案;2010年甘肃靖远县高技术工具作弊案;2012年,湖北黄冈市公安局查处了蕲春高考舞弊案;2013年山西忻州抓获8名参与高考舞弊的作案人;2014年河南杞县替考案,查实的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一个高考舞弊者‘胜利’,一个老实孩子就失去机会”,高考舞弊显然是对他人利益的侵害,是对社会公平底线的直接践踏。对江西替考事件,《人民日报》评论说:“社会公平与诚信被消解甚至重创”。那么,有人为何总是将歪脑筋动在高考上呢?一言以蔽之,是因为有利可图。据媒体报道,高考作弊“枪手”一本三万、二本两万、重点五万。当然,组织者更可从中牟的暴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场作弊,古已有之。科举考试时就有人采取夹带、代考等作弊手段。现在,作弊者更是手段翻新、层出不穷,买设备、雇“枪手”、贿赂监考人员,无缝不入、无“空”不钻。虽各地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可不法者却防不胜防。高考舞弊这一顽疾,难道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考风必正、考场必净,高考决定着每个考生的前途、关联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决不能让其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在当前,高考舞弊不断曝光的背景下,治理就决不能心慈手软、法外容情,必须以“从严从快”的惩处昭示决心、以对利益链条上的犯罪行为精准打击形成震慑,以一同问责的执法执纪让责任者付出“成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舞弊有着复杂的成因,“刮骨疗毒”只是治标之策。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机制、实现大学教育的“宽进严出”、扫除盲区依法治理、培育社会诚信风气等,或许才是治本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