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凌晨6点,一对父子从重庆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此前,33岁的儿子小陈,因为“混得不好”,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后因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庆民警得知他恐归15年,通知了家人。派出所里,父子抱头痛哭:“儿子,你怎么十多年不联系家里啊,你妈妈眼睛都快哭瞎了!”(《重庆晚报》2月9日) 恐归族不鲜见,但像小陈这样15年不回家,甚至连电话都不给家里打一个,有如人间蒸发,乃致户口被注销,着实罕见。恐归恐到这种地步,已经是一种病态,可悲可叹。 对于年年春节被媒体热炒的恐归族,有一种观点是,“恐归”是一个伪命题——囊中再羞涩,也不至于买不起一张火车票;春运再拥挤,也没见几个农民工回不了家……总之,一切都是借口。小陈的故事,为指责恐归族增添了新的口实:15年不回家,让父母长期忍受“丧子”之痛,此乃大不孝,已经丧失了为人之子的最起码的亲情伦理。 然而我以为,15年不回家只是个极端案例,并不能给所有恐归族扣上“不孝”和“有病”的帽子。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小陈的恐归原因——“混得不好”。买不到票是借口,工作忙是借口……但“混得不好”并不是借口,而是很多恐归族害怕回家的真正原因,小陈的故事只是将这个原因放大到了近乎悲剧的程度。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一再叮嘱:什么东西也不要买,家里啥都不缺,只要人回来就行……然而,真的就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吗?在外混得好不好,就算父母不在乎,可街坊邻居呢?七大姑八大姨呢?小学中学同学呢? 经常是人还没回去,老家的亲戚邻里就已经打听明白了,谁坐飞机,谁挤火车,谁开小车,清清楚楚。亲戚见面,长辈们念叨的是谁家的孩子混得好,谁家的孩子挣钱多,谁在城里买了大房,谁当上了科级处级,谁帮老家人在外摆平了多少事。同学聚会,觥筹交错之间,攀比的无外乎也是这些。 本来,一个人挣多少钱、买多大房、有没有升职都是很个人的事情,但春节回家就好像是一次阅兵,你必须接受亲友的全面检阅。这个时候,“君子固穷”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就算你可以不在乎亲友审视的目光,也很难不顾及父母的感受——你“混得不好”,更多的不是你“没脸”,而是父母“没脸”。 现如今,“春节回家”并不只意味着团圆和共享天伦,还意味着你将被置于一种家乡人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而我们的传统一向是,“混得好”就是衣锦还乡,足以光耀门楣;“混得不好”则无颜见江东父老,被众人明里暗里鄙视。至于什么叫“混得好”,标准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人上之人”,有一大堆可以拿出来攀比的业绩。而这些业绩,要么关乎金钱,要么关乎权力,唯独无关个人内心的幸福快乐。 如果每次春节还乡都搞得像一场述职报告,“回家”就变得十足令人恐惧。毕竟,大多数离开家乡在外打拼的游子,只是人力资源市场上自食其力的普通人,甚至还有许多像小陈一样“混得不好”的人,自然会在“人上人”的考评中倍感压力。 “恐归”不是一个伪命题,在今天的时代,它是一个有些沉重、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家”也好,“故乡”也好,都应该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的所在,希望有一天,“回家”对所有人而言都只是“回到家里”这么简单,不再背负过多的世俗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