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市民举报在沈阳苏家屯区劳动公园内有行政执法局车辆停靠,车上下来人在打CS,疑是公车私用。记者现场看到车门上写“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记者上前询问,车上男子称:我就公车私用了,你们算什么?并抬脚踹向记者,随后驾车离开。 不管是否是公车私用,还是在车内玩游戏,面对记者的询问,用不着这样“火急火燎”的抬脚伤人。看来,城管司机的非理智举动颇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城管的回应验证了网友“临时工”的猜测。据相关媒体报道,8日上午,沈阳市宣传部证实了城管司机“临时工”的身份。对于这样的回应,显然,民意有着发自内心的不满。“临时工”出来蹦出来抢镜,为何民意至始至终都不愿放弃对其的猛追穷打呢? 其实,无论是沈阳“临时工”城管司机与记者发生冲突,还是“太阳”“临时工”城管司机与记者发生冲突,都会引来网友的聚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致的结果,根源还在于一些部门在形象和声誉出现状况的时候,“临时工”就会恰到好处的出现,并成功的进行危机公关,而对事件负有管理和监督职责的单位,或是负责人则习惯性的躲在角落里庆幸。事件久了,次数多了,不免给外界带来“审美”疲劳以及留下临时工“背黑锅”的印象,因而出现这种网友对事件“真凶”是临时工的猜测,算是惯性思维。 在利益多元、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民众对这起事件,还是对曾经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临时工”事件的围观,都反映了民众渴望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心理。试想,如果相关政府每次对事件的调查都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且最终得出“临时工”的结论,那为什么仍然会引来网友一边倒的质疑,甚至调侃呢?显然,民众的兴趣点已经不在事件的结论上,其关注的焦点早已在对事件调查参与的渴望。应该说,在当下的政治生态下,类似这样的民众心理在“民与官”“群众与政府”的“不信任”中普遍适用。 “临时工”原本就不是个问题。随着政府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临时工终将会成为时代产物,而在面临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观念超出先行政府执政理念的境况下,相关部门还不思考如何破题,到那时还能拿什么用作危机公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