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 莫言3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坐不住”的中学生。该中学生提到一个问题,“莫老师的书看着看着就会看到一些描写性行为的部分,我不知道这适不适合中学生看?”莫言在受到提问后当场表示“坐不住”,并“谢谢小同学的坦率”。随后莫言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12月1日中国新闻网) 莫言的尴尬,许多 都曾遇到过;而这位中学生的困惑,相信许多中小学生也都经历过。其实,在当下的小说市场之中,那些畅销的小说,如《兄弟》、《丰乳肥臀》以及《白鹿原》等大量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性描述,甚至有的还有少儿不宜的露骨文字。 成年 面对的是全部读者,在阅读群体上出现感官与生理差异再所难免。一方面,爱情与性,是成年世界中最主要的一个文学创作线索,缺少了爱情与性的小说,在读者受众方面会受到影响;二者,真正的文学没有太多的禁区,“我手写我心”是最好的创作状态,断不至于为了少儿宜读而让自己已经构思好的题材面目全非。 莫言的劝慰——“结婚之后再读我的作品”,自然是一个好的建议。但是,之于我国广大中小学少年而言,自小至成年或结婚之前不能欣赏我国土生土长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大师的作品,也算是一大遗憾。其实,莫言的劝慰只是一种行动上的建议,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好方法也并非没有。笔者认为,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实行的儿童分级阅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据了解,儿童分级阅读已经在欧美等国家存在了几十年,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分级多达26层。对比而言,我国出版的书籍完全用“一刀切”的办法制定一个笼统标准的做法就非常落后。对于一些文学作品而言,符合要求就出版,不合要求就要进行修改或删减之后再出版,这样的做法对于文学本身太过粗暴。 长期以来,因为没有儿童分级阅读,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都是以删减版的面目出现的,这样做无疑会对文学与语文本身构成强奸,还会影响到阅读和教育的质量,更会教育的公信力。从这个角度讲,国内出版市场亟待出台一个严格而科学的阅读分级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中小学生是不是应该阅读莫言或者可以阅读莫言的哪些作品,也便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 当然了,除了文学要按年龄进行分级划分,同样属于艺术形式的电影也需要进行分级划分。自由与制度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层级划分,相信文学也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小学生也才有更合适的阅读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