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企业规模大、生产工艺先进,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引擎,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经济高地中有的却逐渐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据统计,2011年—2013年,全国总计3312个各类开发区中,发生较大以上事故82起,占全国工矿商贸同期总量的9%;去年全国发生的4起特大事故,两起在开发区。(人民网 2014年11月3日) 今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派出6个暗查组,分赴湖北、浙江、辽宁等6个省33个开发区暗访暗查,然而其结论却令人担忧:一些开发区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偏低,各类隐患举目可见、随手可抓,成为隐患聚集区。对于这样的安放报告,就可以直接解释开发区成为事故高发区的原因。 据统计,2011年—2013年,全国总计3312个各类开发区中,发生较大以上事故82起,占全国工矿商贸同期总量的9%;去年全国发生的4起特大事故,两起在开发区;仅2013年1-11月,全国检查机关立案侦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所涉渎职犯罪案件668起1042人,同比件数上升65.8%,人数上升79.7%。这样的数字,无疑不在说明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安全本应该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不管从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来说,都应该是对这项工作下大力气的。毕竟,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注定都不是小事。“安全第一”不能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口号。但事实表明,许多的生产个人、企业罔顾安全的重要性,监管部门也为追求GDP等与企业老板进行权钱交易,开启安检的绿灯。所以,在笔者看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生产个人安全意识差,操作不合规范。其实,综合许多的安全事故来看,因生产个人的不合规操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在面粉生产厂内部,面粉充斥整个生产间,而生产工人却叼着烟站在厂内作业;黑龙江某车间副主任在未叫停机械运作的情况下徒手检查器械导致手指粉碎性骨折,最终切掉两根手指;山西省某煤矿工人也是不停止机械进行操作,被器械甩出后头部撞击硬物致死等等。这些血淋淋得教训犹在眼前,但是部分生产工人却似乎犹如未见。特别是一些“老资格”,自恃经验丰富,对于操作规范视而不见,这是不可取的。俗话说“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希望我们生产一线的工人们,能够谨记教训,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才能给自己的生命安全一个保障。 二是生产企业安全制度不规范,设备不健全。现如今,有不少的黑心企业老板,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对生产一线的基本设施不到位,没有合规的预防生产事故的设备、通道,安全生产制度也不规范,甚至其制度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建立,根本没有用到生产实际中。某农村冶炬厂变压器接地装置埋设不当,电热水器漏装保护接地险些造成人身触电;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基地疑似因设备陈旧导致氨气从液氨储罐中泄露等等。所以,建立合理的适用的安全生产制度,及时更新维修机械设备、安全通道,也将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三是监管单位追求经济发展监管不力,政商勾结。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速经济区的发展,吸引投资项目,促进地方GDP的快速提升,不少地方政府给投资者开出“特事特办”、“一路绿灯”优惠待遇,甚至放松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尽量不要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这都是些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昆山发生爆炸事故的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在入驻园区时得到当地“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的承诺;美国通用(杭州)公司自建厂以来从未被执法检查过,而在暗访中均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等。 所以,想要从源头上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需要从各方面、各环节共同努力,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切勿让“安全第一”的成为一句空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