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不妨让“公款去哪儿了”的追问多些再多些

时间:2014-10-31 09:59来源: 作者:郑岚 点击:
三公经费的使用、监管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监管繁杂琐碎,甚至出现自用自管,不明不白的众多“糊涂账”。自我监管形同虚设,上级监管疲软,群众监督无法深入全面,这些现状导致“糊涂账”一大把,公众的诸多疑问,成为历史遗留问题,不清不楚,成为让上级头

16个人的单位,去年公务接待开支35.65万元,算不算高?去年杭州城管委仅仅买垃圾袋就花了8000多万元,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此次部门决算审查,是杭州市人大财经委组织开展的针对市经信委、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卫计委4个部门及其下属二级预算管理单位2013年度部门决算重点审查工作。(10月30日新华网)

三公经费的使用、监管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监管繁杂琐碎,甚至出现自用自管,不明不白的众多“糊涂账”。自我监管形同虚设,上级监管疲软,群众监督无法深入全面,这些现状导致“糊涂账”一大把,公众的诸多疑问,成为历史遗留问题,不清不楚,成为让上级头疼,让群众不满的“烂摊子”。

“16人的单位一年公务接待开支35万,这些钱都怎么花掉的?买垃圾袋就花费8000多万,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支付保险公司犬类保险费12.5万,投保的依据在哪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专家的疑惑,不仅专家想“弄明白”,群众更是想知道里面的缘由。公费来自于人民群众,每一分公款的去向都是群众考验掌权者的标尺。无奈“经费公开”不给力,公众两眼“一抹黑”,要不是媒体曝光,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看似这其中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乱象,被机关单位这道高墙所阻隔,公众难寻就里,但这些“猫腻”难免会被知情人在私下里,津津乐道,表面上讳莫如深,却也深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无奈,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落实”起来,总归没有专家审计来得那么痛快和直接,在机关单位不主动公开的情况下,一般群众是难以“打入内部”一睹其中 “真相”的。在一度监管疲软的情况下,走走过场,搞搞形式,三杯下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惯性。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反腐新形势下,不断打破这种惯性的遮遮掩掩,通过媒体网络的助推,三公这本账单公开透明的晒出来的几率越来越高,公众也有了和专家一样挑刺的机会。

专家想问的“为什么?”,表面看起来“太过较真”,让机关单位顿时“火大”,但公众一点都不会嫌多。只有更深入、更全面、更到位的公开透明,把权力置于阳光下,才能让监督无死角,权力不腐化。只有给公众更多的“较真机会”,才能揭开公款去向不明的谜团,解开群众诸多 “为什么”的疑问,防止三公经费“糊涂账”的恶性循环。(文/郑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日光流年:绝境中抗争的悲歌

作者:阎连科

本书采用了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倒放”式文本。小说中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惨烈的故事,把苦难写得质感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