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早晨8点多钟,5岁的夏美玲就跟着64岁的奶奶文应莲在社区街道上打扫。双休日,夏美玲就跟着奶奶出来帮忙打扫社区卫生。奶奶是环卫工租住在社区附近帮子女照看孙儿女读书。5岁的孙女夏美玲读学前班,她的父母在广州一家制衣厂打工,常年不在家。奶奶扫,孙女撮倒,配合得相当不错。5岁的女孩身高和垃圾桶差不多。(10月26日光明网) 这组新闻照片让不少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感动中国’人物”、“这孩子跟那些明星的孩子比起来真的是心痛,同样是孩子,前些日子安吉拉过生日多大的蛋糕,多好的衣服,身边一群人围着她,要什么有什么,这个小姑娘呢,却在扫垃圾,感叹啊,同一片蓝天下,命运却不同!”、“爸爸去哪儿了?妈妈去哪儿了?国家的社会保障去哪儿了?有点心酸,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祝福!” 也有人说:“有什么可心酸的,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啊。跟着爷爷奶奶干农活捡破烂多,父母不在身边,也没办法在身边,要不然谁挣钱养家呢,只有跟着老人,老人吃什么她跟着吃什么,老人干什么她会帮老人干什么,这就是大众留守儿童们的生活,你看到无非就是心酸下感动下。” “留守儿童”,这是一群被所谓“主流人群”忽略不计的孩子。他们和城市儿童,更有天壤之别的精神待遇。当城里儿童在多达六位至亲长辈的贴身关注中不耐烦时,他们却守着空空的老屋和木讷的老人,思念着父母。他们穿着脏兮兮的衣裳,攥着破破烂烂的课本,游走于城乡之间。寒暑假,他们候鸟般往返于城乡之间,为了能和父母小住上一段时间,并且时常不幸地成为城里社会新闻的隐身主角:一外来务工子弟溺水身亡,某工地外来务工子弟被构件砸伤……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段顺口溜反映了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留守儿童群体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据有关统计,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在中国催生的“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其人数已达5800多万,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他们的成长,可能将是中国未来的“定时炸弹”,冷漠、自卑,缺乏安全感,且将引爆接踵而至的各种社会问题:失学、失业、失婚,家庭失和及犯罪率上升…… “一家三代,同居一屋,同聚一堂,同食一桌。”已成了乡村人们的一种奢望。但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哪有这样的机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能够维系最起码的亲情,小孩子应该理所当然的与父母一起生活。遗憾的是,三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孩子只能无奈地留守,孤独地成长,而一旦长大成人,则又开始父辈的轮回……当亲情被生活、乃至生存的压力挤对,迫不得已承受撕裂的煎熬时,有必要追问相关的制度环境。 农民工进城,受益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而家庭分离、儿童留守的代价,则要由这些农民工家庭独自承担。所以,当我们在分享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社会亏欠他们,城市亏欠他们。为留守儿童做点事情,是我们的责任。未来十几年,随着农民工进城继续高速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会被迅速放大到整个社会。由此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也将迅速加大,并可能影响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因此,尽快启动相关改革,让农民工家庭在城市里能便捷安家,让撕裂的亲情早日弥合,已是迫不及待。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过上“爸爸去哪儿”那样的生活,童心童趣,健康成长。如果条件允许,哪位父母不想时刻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当农村空心化已是普遍现象,对于父母而言,予以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和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难以兼得的情况下,公共管理最应填补其间的空隙。也希望每一个父母至少应该最大可能尽到自己的责任,把孩子当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去小心呵护。少一些“向钱看”,过年回家陪陪孩子,多给孩子一个电话、一个问候。(文/风青杨 微信关注:qingyang7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