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88亿元的合肥版“鸟巢”,主体工程完工已经三四年了,如今仍然大门紧闭,一片荒凉。该馆于2009年1月开建,原计划2010年8月份竣工,2010年11月已完成玻璃幕墙施工,因为改成合肥美术馆,相关设计方案局部改动,大约到2011年底,主体工程才完工,但至今没有向社会开放。(中华新闻 ) 本以为可以像俗话中说的那样,修建一座“高大上”的“鸟巢”,就能从“山窝窝飞出金凤凰”而一飞“成名”。没想到弄巧成拙,花掉近两亿元修建的翻版“鸟巢”连个蛋也没有“孵出来”,不但拨弄着民众视神经,撩拨着纸媒和网民们的话语权,更让地方财政的资金打了“水飘飘”。 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合肥版“鸟巢”都不愧为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之一。说是“鸟巢”,更像是杂乱无章的钢管堆放,没有一点美感。或许是笔者欣赏水平有限没有体会到“自然美”真谛,没有悟出权钱堆砌下“钱巢”美,没有感觉到每一个柱子的背后是民众伤心的眼神。 试问这样一个大手笔投资,公认的丑陋的“奇怪建筑”为何会得到审批、立项、动工?既然建成为何又会闲置这么长时间?是地方急需的建筑还是罔顾民意、政绩冲动、好大喜功、拍脑袋的决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耗资近两亿元,没有体现出“高端、大气、上档次”情况下,而三番四次修改设计方案绝对不值这个价。至于是不是个人利益冲动下“长官”作为;有没有暗藏“猫腻”笔者不好妄下论断。它需要相关部门的审计,晒晒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或许就能揭开“鸟巢”上的每一根为官不作为,被腐蚀了“柱子”真面目。 “崽卖爷田心不疼”。其实近年来像合肥版“鸟巢”建成而荒废甚至拆除从新再建的不在少数。西安2.3亿元阿房宫修建拆除;价值七千万的柳宗元铜像修建拆除;云南河口斥资2.7亿元建设“文化长廊”;湖北房县耗资8000万元的形似世博会中国馆的新行政中心建筑;广州花8亿建成的广场,仅用4年就推倒重来,等等如是的“烂尾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无一不是靡费公帑、自损公信。试问,这样的用来当成部分官员“养眼”的损民工程,何以能成为“高大上”? 其实,在合肥版“鸟巢”没有成为“高大上”而成为“烂尾”工程背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当初是谁拍板修建这个“鸟巢”?是否有一个科学的论证过程?总投资1.88亿元的“鸟巢”,主体工程完工已经三四年了,如今仍然大门紧闭,一片荒凉。原计划2010年8月份竣工,2010年11月已完成玻璃幕墙施工,因为改成合肥美术馆,相关设计方案局部改动,大约到2011年底,主体工程才完工,但至今没有向社会开放。是工程问题、规划问题还是有更深层的症结没有解开?一拖再拖,出现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又是怎么监管的?这样把公共财政变成“自己的钱袋”任意为之,是监管“灯下黑”,更是权力脱缰,需要严厉问责。 面对“鸟巢”闲置,除了痛定思痛、加强整治、严厉问责,把建筑闲置背后的深层问题挖出来、晒出来、治起来;更要找到导致乱拆乱建、资源浪费的重要诱因;还要以此为戒,制定相关制度,有效遏制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脑袋“一拍”就是一个大工程,为自己装门面,让公共财政来埋单的乱作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管好干部手中的权力,或许就能减少“损国、损民、损名”的三损建筑。(文/鱼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