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江西某知名景区负责人张华(化名)手机“被迫”处于关机状态。究其原因,打电话要求免票的太多,有些不好推托,张华只能“关机谢客”。“打电话过来的人,有些是亲戚朋友,有些是政府主管部门人员。每到旅游旺季,总是有很多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打电话要求免票。”张华无奈地表示,“今年的‘人情票’估计有两三万张,平均每天有上百张。以往旺季时即使关机,每天也要免票1000多张。”(10月8日《人民日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感叹在反“四风”高压下,部分景区依然遭遇“人情压力”绑架而要送出很多“人情票”,导致此景区负责人只得让手机“被迫”处于关机状态,以无奈的“关机谢客”之举换取“耳根清净”。这部分人可以批条子、用内部票,甚至走特权通道进入景区,其实这些通过“人情票”进入景区的并不是买不起票,而是他们内心的特权主义在作祟。笔者感叹,特权主义下“人情票”当休矣! 特权造就腐败的语境下,景区虽然依靠市场运行,但它背后有着政府的影子,旅游局、景区管委会、工商局……每个单位都对景区负有责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个单位都有相应的权力,加之目前对景区的监管相对较薄弱,这就为特权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外,国人普遍都有面子陋习,认为不自己购票,而是通过“人情票”便是体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强大的人际关系,体现了手中的权力,让自己很 “有面子”,这种想法也成了催生特权主义的肥料。 笔者认为,剥离“人情票”上的特权其实也并非难事,其中最为奏效的就是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景区的经营如果完全走市场化路线,门票从定价到发行数量都进行公开控制,而如此透明化的市场运作,自然也就能够将“人情票”的根挖掘出来。市场经济本身往往是不讲人情的,只有付款才能获得门票,不付款就不能获得门票,只要落实到底也就能够将“人情票”杜绝,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现实中的情况也是如此,经济落后和市场经济渗透不足往往是“人情票”滋生的重灾区。 所以,只要“特权思想”还在,只要“特权”不被曝光,不打门票的注意,也会打别的注意,反正总会通过其他形式让你“埋单”。 要想消除“人情票”以及背后的特权主义,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对症下药。既要在思想上教育,也要建制度防范,还要加大力度惩罚。特权思想是人的劣根性,要分“疗程”,要用慢火,相信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情票”现象也会逐步消除,其背后的特权主义也会渐渐枯萎。(作者:曾阿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