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河北、四川、河南、吉林四省已清理“吃空饷”者10万余人。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9月24日 新华网) 近年来,吃空饷问题已经备受社会关注,吃空饷中各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惊讶不已的地步,假名、冒名、死人领饷等事儿,让人寒心。气愤的是这些吃空饷的公职人员能轻而易举地盗取了社会资源,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流失,破坏社会公平原则;瞠目的是“吃空饷”背后的制度存在着能让人滥竽充数的空隙,个别“发空饷”的人和“吃空饷”的人一起编织起利益链条,形成腐败集体,败坏社会风气,挑衅政府权威。 随着越来越多吃空饷的人浮出水面,各地纷纷晒出的“吃空饷”的战绩,但这战绩无非是“清退了多少人、追回了多少钱”。至于对当事人的问责,绝大多数只字未提,更别说追究单位领导、人事财务等部门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当违法所获与违法成本不成正比,也就难怪“吃空饷”现象会屡禁不止、屡治屡冒。 从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至今,中央至地方开展清理工作已10年,也探索、完善了近10年。其实,简单地说,杜绝“吃空饷”,无非就是监督和问责:一方面建立健全人事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动真格追究“发空饷”和“操盘手”的责任,对顶风违纪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让“操盘手”不敢出手。 从法律角度来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的“吃空饷”其实就是贪污,应该以涉嫌触犯诈骗罪或贪污罪来追究刑责。把行政问责上升到法律层面,是公众的期待,也将是“依法治国”的实质性进步。在治理“吃空饷”的问题上,有赖于政府部门拿出“抓老虎拍苍蝇”的劲头,清理“吃”的人,揪出“发”的幕后“操盘手”。但愿,“吃空饷”能真正成为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