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圆满结束对塔吉克斯坦的国事访问后,即将开始访问南亚三国,分别是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莫迪总理将在生日当天、在他的家乡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来访。 对于印度总理莫迪来说,这可能是他的黄金时代。 就在上周,莫迪刚刚结束了日本之行,很有看头。收获的结论,则是日本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向印度投资近350亿美元,而此次访日也使得两国的“特殊”战略及全球伙伴关系得到了强化。由此带来的可能结果是,日本的军事技术将出售给印度。 同样的,预计在本月晚些时候,莫迪又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德里举行会晤。预计中方届时可能也会带来令人瞩目的投资计划。据新华社报道,两位领导人几周前在金砖国家峰会上相聚时,习近平告诉莫迪,中国和印度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总结一下,作为亲美国家,同时却又是金砖国家一员的印度,在中日的摩擦中,成为了亚洲地区的最大受益者。印度需要的就是维持这种暧昧的亚洲关系,这也很可能是印度在未来几年外交上的常态化趋势。 很可惜,仅仅如此,却仍然不足以解决印度经济增长的问题。印度跟崛起前的中国非常之像,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想效仿中国而非遏制中国,这才是印度国内经济政策的重点。 看看下面这些蛛丝马迹就知道了。从上任之初开始,莫迪就开始启动印度的智慧城市和高铁项目。以城市基建拉动内需和就业增长,这完全是在照抄中国在过去几年腾飞的发展经验。 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否真的适用于印度这片土地?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 对于印度而言,首先一个迫切的问题是,莫迪的政策能否得到实质性的推广。要知道印度中央政府的话语权薄弱是出了名的——软弱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公民社会形成反差造就的恰恰是印度目前这种遍地选举和社团的社会结构。 印度是不是全亚洲最民主的社会不好说,但是如果说是不是政策效率最低的社会却非常具有竞争力。印度工业联合会前主席阿南德。马辛德拉曾经说过,印度的28个邦和7个联邦属地互相不同,就像欧洲国家之间一样,语言、饮食、文化和发展水平多种多样,假装说印度是一个单一投资目的地或一致和统一的经济实体是毫无意义的。 党派众多,相互攻讦,而非中央政府执政党的地方甚至会选择无视中央政策。政令不出新德里对于印度来说已经是常态化。 看看下面的就知道了。从独立后的66年以来,印度的新增加的铁路里程仅仅13000公里。而中国方面,在1949年至今的65年里,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则从21800公里增长到截至去年末突破10万公里。新铁路建设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而现有的线路却面临严重老化的困境,也难怪印度的火车老是出事故了,是全世界最危险的铁路。目前,印度铁路已经负担不起运力更重,更长,更快的货运列车,这导致了铁路运输效率低下。在印度,每个车轴允许承担的负重仅为22.5吨,其他国家却可以达到37吨。 运力低下、建设效率缓慢,导致了印度成为了全世界首个“在家办公”的国家。印度的第三产业发达,服务业、IT外包等依赖电脑和网线的技术发达,而与此同时,受到交通问题的制约,制造业停滞不前。这种模式成为了印度过去经济增长的助推。这其中,政府既无作为也无奈。 事实上,企业家活力是印度进步的关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根除“许可证制度”这一痼疾以来,私营部门干劲十足地建设起了电话网络、发电站和航空公司,还创建了许多新行业。但这还不够,之前就有经济学界的说法,如果印度政府能稍微给点力,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将足以超过中国。但现实却是,这个国家亟需公共品、道路和排污设施、基础教育和初级医疗服务。在缺乏这些的背景下,印度的发展自然止步不前。印度一半儿童营养不良,全国60万个村庄中,有四分之一不通公路。 莫迪上台后,说的自然是要把印度的经济增长提上去。但一个问题是,莫迪的豪华简历建设在古吉拉特邦作为印度最发达绑之一的背景下,而且同时还不存在或者说少有反对派声音。对比莫迪而言,前任的辛格其实也同样提出过分量十足的改革政策,但终于受制于政府执行力的低下被迫最终面对愤怒的印度公众,选择辞职。 所以说,莫迪所面对的和选择的,并非是一条对于印度而言充满新鲜感的路线。恰恰相反,莫迪重复着前任们努力过无数次的路线。而对于印度和莫迪而言,最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路线的好坏与否,而是在于莫迪推进的强硬路线,能否重塑印度中央政府的话语权,进而将发展真正落实。 否则,我毫不怀疑今天的莫迪会在明天重复辛格昨天的故事。(评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频道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