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环卫女工“裸捐”为何叫好不叫座

时间:2014-08-12 07:02来源: 作者:刘雪松-雪松 点击:
丈夫让她捐500,妻子慷慨加了2万,这超出遗愿规模太大的数字,确实让人震惊。因此,这条为环卫女工求点赞的消息发布后,人们赞是点了,但槽也吐了。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对这位环卫女工表示“精神可嘉”的同时,直言对种捐赠方式这不支持、不赞成、不提倡。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昨天午后以“点赞中国”为题,给粉丝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海口环卫女工利友香,丈夫在台风威马逊台风后殉职,生前只留下一句“捐500元给灾区吧”。刚出头七,她就回到岗位,给地震灾区捐了2.05万元,只为完成丈夫遗愿。接下来,她还要扛起照顾3个幼子与2名老人的重任。

丈夫让她捐500,妻子慷慨加了2万,这超出遗愿规模太大的数字,确实让人震惊。因此,这条为环卫女工求点赞的消息发布后,人们赞是点了,但槽也吐了。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对这位环卫女工表示“精神可嘉”的同时,直言对种捐赠方式这不支持、不赞成、不提倡。

一盆心灵鸡汤,人们喝出杂陈五味,这可能是报道者意想不到的事情。将近5个小时后,人民日报官微追加报道了这位女工慷慨解囊的原委,称这其中的2万元,是社会各界捐给她的受心款,并介绍,这家7口人住在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长子左眼失明,婆婆患有心脏病,此前夫妻二人每月工资相加只有3100元,除去800元房租,日子紧巴巴。

虽然人们终于弄清了这多加的2万元捐助款的来龙去脉,但人们对于这位环卫女工的尊重与敬意,并未因为这钱来自于社会捐赠而减弱,倒是对于这种捐得一干二净、让自己的家庭再次成为需要社会捐助的方式,以及对于这种捐赠行为的宣传方式,表示了不同看法。

一个生活如此窘迫的家庭,贫病交加还能情系地震灾区,确实值得点赞,但慈善以情为怀,以义为重,如果不是量力而行,反将自己的基本生活捐到再次需要别人捐助的程度,这种慈善行为,便是失去了“乐捐”的意义,反而让人心痛。

人们心痛,不只是因为这种捐法,已经让这个家庭的孩子与老人,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且因为主人公为了这个社会需要倡导的精神,将对亲人起码的慈悲善怀抛在了一边,这种几近“大义灭亲”的善举,其实是对慈善本质概念的一种扭曲。因此,人们愿意为这种精神点赞,但很少愿意为这种形式叫好。

为什么一个贫困家庭的“裸捐”,社会叫好不叫座?我看不是这个社会的成员病了,而是对于这种捐赠的宣传,人们已经不愿接受了。按照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环卫女工利友香的价值观无可挑剔。但是,这与人们希望她能够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又能让自己这个家,踏实地走在基本维持生活的底线上,价值观是并不矛盾的。人们不希望她捐得自己贫困潦倒,助得全家寸步难行,是希望她能努力过好自己的基本生活,不让这个家庭,因为补了灾区某个家庭的生活窟窿,而让社会再去填这个家庭的窟窿。这本身也是减少社会的负担,也是为慈善事业间接做贡献。

一盆心灵鸡汤,将一个正的能量,报道出负的效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它包括如何在煽情中传递理性,在宣传中顾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在彰显精神中考虑面对生活的现实,等等。让道德的制高点,不至于成为常人眼中高处不胜寒的境界,这个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才能更接地气。

慈善是需要量力而行的。不让捐赠者心酸,首先需要我们的宣传,不让旁观者感觉可嘉的精神离人们过于遥远。环卫女工利友香捐赠的事,人们可以尊敬,但社会不应提倡;社会可以点赞,但报道不宜渲染。

精神高大上了,生活矮穷挫了,社会为这位环卫女工的生活处境再次操心。这不应是现代慈善事业所倡导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善施捐,这样的价值观,才不会让人为这位环卫女工心酸,才不至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作者:梁金豹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囊括了世界著名心理学大师的讲义。这些讲义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体味生命,以全新的眼光为人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