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本是干部职工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交流工作的地方,然而一些单位却将培训中心当成享乐奢靡、规避监督的“避风港”。近日,随着纠正“四风”工作的深入,隐藏在培训中心里的享乐奢靡成为媒体和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7月29日《人民日报》) 禁令之下,本该令行禁止。然而,总有些吃喝玩耍惯了的人无视中央禁令,绞尽脑汁,转移“战场”,顶风违纪。传统的酒店、饭庄管得紧,没关系,不是还有培训中心吗?于是乎,都在培训中心上动起了脑筋,培训中心逐渐“变身”娱乐休闲中心,成为私人接待新“阵地”,单位培训亦成竞相争取的“福利”。个别地方单位甚至“腾笼换鸟”,借培训中心之名建办公楼、度假村,使得培训中心化身隐形“小金库”,沦为公款吃喝的隐秘场所。不过,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种转移“战场”继续饕餮盛宴的行为终究会纸包不住火的。但是要想遏制这种公款吃喝转战“培训中心”的现象,仅仅依靠纪委调查追踪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更多更大更广的力量。 一是要从健全法制入手。用制度约束公权力,通过立法明确公款消费的法律责任,使治理“公款吃喝”有法可依。二是要完善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监督,推进“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掐断官员奢靡消费经费来源。三是要规范公务接待标准,逐步使职务消费货币化,减少隐性开支,提高显性收入。四是要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力量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参与公款吃喝监督,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真正形成“监督全覆盖”。 因此,通过用制度治理,用法律惩治,让群众监督,不论“舌尖腐败”转战到哪个战场,都会被曝光于阳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