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密云县出台的一项反腐举措引来舆论关注,该项措施意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并建立由退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生村官和社区负责人组成的百人监督队伍,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监督情况。(人民日报7月24日电) 众所周知,当前中央保持高压态势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7月14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说到:“第二轮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给党员干部以警示,发挥更大威慑力。”中央如此重视反腐倡廉,一些市县自然跟紧中央步伐,抓住一切机会,用“奇招异点”吸引眼球,夺人耳目。然而密云县出台的监督干部“8小时外”是“妙招”还是“损招”,网友各说纷纭。 一些网友认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行为言行理应受人民的监督,而且干部腐败大都发生在“8小时外”,因此监督干部“8小时外”是反腐倡廉的一把利剑,能够起到正风肃纪的功效;另部分网友则认为,干部虽是干部,但也是一名普通人,应该有自己的隐私权,监督干部“8小时外”是对干部隐私的一种窥探,侵犯基本人权,让人唾弃。 监督干部“8小时外”是左倾思想在作祟。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可否认,当下干部队伍确有部分“老鼠屎”,但客观的说,大多数干部仍是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如果只是为了监督少部分人而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无疑是“得不偿失”,因此监督干部“8小时外”有过犹不及之嫌疑。 对于贪污腐败行为人人见而想诛之,但是如果被“愤怒”冲昏头脑,用错误的方式惩罚错误的行为只能错上加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密云县为了“求新”,对干部“8小时外”监督,既侵犯人权,也为财政加大负担,并且还可能出现监督群体的腐败,这样“考虑不周”的政策,实在让人质疑是“作秀”的成分比“做事”多。 密云县的所作所为各级政府都应警醒,在出台一项新政策时应考虑周详,不能为了“博眼球”“吸引注意力”就草率行事,收集民意和专家预测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