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制造成为令美国制造业头痛的“顽疾”

时间:2014-07-15 17:10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据美国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美国从国外进口的国旗基本维持在530万美元,唯一例外的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引发空前高涨的爱国情绪,国旗进口花费了5170万美元。若是体现爱国,美政府岂不是要因此拒绝购买伊拉克石油,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精明买家看穿商家目的

美国国庆日前,美国很多商家开始以“支持国货”为噱头推销产品,打折力度从五折至八五折不等。HomeDepot总执行官法兰克·布莱克表示,为增加销量,他们还在商品上贴一面小国旗来凸显其美国制造的身份。

美国国家零售联盟节前估计,国庆日国货的消费将达63亿美元。然而,销量增长并不显著。如今的“美国制造”只占有制造业38%的份额,其余均被“他国制造”占据,其中中国占37%,越南占10%,墨西哥占5%,印尼占4%、洪都拉斯占3%。

就连美国国庆日最常用的国旗和烟花市场也被“海外制造”占据。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进口了近380万美元的星条旗,其中360万美元是在中国花的,占95%。

在进口的2亿2730万美元的烟火中有近2亿1820万美元的烟火是产于中国,占96%。尽管美国多个州通过立法规定国旗必须是美国制造,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2007年底美国明尼苏达州要求该州商店销售的国旗必须是美国制造的法律生效,违者将被判罚款1000美元和入狱90天。

2007年7月1日,亚利桑那州规定从初中到公立大学的每个教室必须备有一面国内生产的国旗。田纳西州立法规定,该州合同采购的国旗必须由美国生产等。虽然很多国旗实现了国产,但旗杆还是中国制造。

事实上,“爱国”“支持国货”这样的噱头对如今的美国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吸引力。价廉物美才是大众消费判断的主要标准,佛罗里达大学学者斯蒂夫·科恩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很多‘美国制造’的价格无法跟‘亚洲制造’或者‘非洲制造’相竞争。”

面对国庆日购买国货的宣传,消费者意识到这不过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买不买国货与爱国并没有本质相关性。就算在民族情绪高涨的特殊时期,增加的也是部分商品的销量。

据美国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美国从国外进口的国旗基本维持在530万美元,唯一例外的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引发空前高涨的爱国情绪,国旗进口花费了5170万美元。若是体现爱国,美政府岂不是要因此拒绝购买伊拉克石油,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90%到10%的距离是60年

“美国制造”也曾有光辉岁月。美国人对“美国制造”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福特汽车的产量已超过100万辆,汽车产业成了他们骄傲的资本。

在市场并不太开放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消费大爆炸,美国本土产品销量猛增,助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很多与制造业有关的学科开始出现。1952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包装工程学位。

在过去60年中,“美国制造”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超过90%的人都认为美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更愿意购买美国产品。

但对商家而言,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商家利润无法得到最大化。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直到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加入“外包”这一概念,很多美国商家纷纷将生产基地“移民”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如越南等。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制造业的薪水和福利为平均每小时34.74美元,虽然比北欧和西欧的13个国家都要低,但却比中国平均每小时1.36美元(2008年)的薪水高出近26倍。

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同时,美国进一步扩大了对外来商品的吸纳,导致制造业开始衰退。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副教授罗恩·希拉说,“美国制造业最近一次大震荡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市面出售的皮鞋98%为国产,但如今这一比例仅为10%。

2008年的经济危机,更是给了美国制造业一个重创。据美国劳动局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制造业失去了大约600万个工作岗位,包括服装、电器、钢铁、电脑、玻璃和皮革制造等。

如今,中国制造成了令美国制造业头痛的“顽疾”,尽管美国政府鼓励商家将厂区迁回国内,但数量仍很有限,对于美国巨大的制造业就业岗位缺口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美国制造”的挣扎

美国确实在增加“美国制造”上做了很多努力。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就工业而言,美国出口将大幅增加,这可能使美国制造业在10年后增加250万至500万的就业岗位。

综合“中国制造”和“美国制造”的情况来看,美国制造的劳动力成本相比中国制造高出40%,但商品的零售价仅高出20%,就服装而言,美国本土生产的成衣要贵5~20美元。考虑到成本等原因,这些美国本土服装制造公司无法与大型平价商品零售商合作,只能生产土豪买得起的产品。

据KantarMedia公司数据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很多著名品牌在宣传“美国制造”概念上的投入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近3倍。消费主体是高收入人群。当然,外国消费者也贡献不小。但很多公司仍然不敢在上面下太多赌注,毕竟高端客户并不是市场的主流。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经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杰夫·福克斯表示,“我们的默认策略是在全球经济竞争的环境下降低美国工人的薪水和福利,但处于‘食物链’前端的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一小部分工作机会回到美国工人手中是没问题的,但制造业真正回暖还需时日。”

福克斯说,全球化不是问题,问题是加速扩大美国对外开放的同时,美国工人没有面对残酷竞争的心理准备。近30年来,官员们一直说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美国工人的技能,但似乎都是马后炮。

惠而浦保洁公司总经理凯西·塔布曼,“曾经我们还可以占据运输优势,但物流空运的发展,让我们腹背受敌。商家只看利润,几美分的差距都让客户放弃合作。”

文/重庆青年报 马荣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人生智慧故事:阅读中成长

作者:涂滢

涂滢编写的这本《人生智慧故事》中每个故事都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参汤,每则智慧都是一盏照亮漫漫旅程的明灯。童年的脚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