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纪委网站获悉,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人民网 7月12日) 党的十八大之后,已经有35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被查处或接受组织调查。其中最高级别的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查处人数最多的是四川和山西,均为3名。从对这些被查出官员的履历来看,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城建”项目,这些人的落马或因在工程中收取巨额利润有关。 广州一哥万庆良,以及他主政揭阳时的多位下属包括包括原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常务副市长刘盛发、副市长郑松标在内的多名揭阳市领导被查已经因腐败被查,他们均是“30亿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与商人存在巨额利益交换;安徽帮被查处的江山、黄修玉加上7月12日落马的安徽政协副主席韩先聪,这三位皆与市千亿量级的“大滁城”建设项目有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公众并未看到多少从“大滁城”建设指挥部走出来的“优秀干部”,倒是指挥部的核心领导层:两任政委和办公室主任,却接连落马倒台。其中江山的涉案金额可能高达5000多万元,为建国后公开报道中安徽历史上官员腐败金额之最,大部分来源于黄山和滁州两地任上的城市建设和工程开发大滁城”建设时期,其中的政商交易非常便利且传言不断。 更多的巧合可以见,这些高管的落马,都源于“城建”二字。似乎“城建腐败”已经成了官员的魔咒。万庆良的“30亿工程”, 韩先聪“千亿滁州”,一手推动大规模的城建和项目上马,随着城建的巨大政绩背后的巨大的利益诱惑,对接踵而至的利益的诱惑最终令他们涉嫌严重违法违纪,归结起来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权力制约。因此破解这个魔咒,主要做的就是权力的监督。在城建项目中,各职能部门相互监督:根据专业分工、分段管理,相互检验和督促,构成了环环相扣、阳光运行的监督链条。可以想见,各部门老老实实按章办事,没有了“胡思乱想”的空间,自然权力小了,责任大了。还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让城市建设在阳光下运行,工程报价有没有泡沫、施工有没有猫腻、监管有没有尽责、质量有没有过关,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攻关”失去了谋利的可能。 可见充分监督是预防腐败的不二法门,只要监督到位了,“城建腐败”的魔咒自然不攻自破 。 作者:尹溪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