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问世以来不仅在中国同世界各国签署的条约、公报、宣言、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中得到确认,也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实际上已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中国不断开拓对外关系新局面,它的内容也被纳入联合国通过的很多宣言中,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就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苏亚雷斯也认为,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在长期的国际合作中,中国的经验表明,不管双方价值观有多大差异,两国还是可以合作,建立相互的政治信任。如果我们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而现在我们讲的新型大国关系,其中三个核心内容,一是互不对抗,不冲突;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这基本上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是一致的。 虽然过去60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以及大量诉诸暴力、武力解决冲突的现象,当今世界也仍然存在不公正的经济政治秩序。 这些年我国的实力也不断上升,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周边国家也引起了一些猜疑,习主席的讲话,表明我们的立场没有变,我们还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有利于周边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国的信念。我们不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挑衅保持冷静、自持的态度,那绝不是因为我们懦弱,不是因为我们弱不禁风,而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血脉里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这是我们的气度,是我们的涵养!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六个“坚持”,被认为在新时代下赋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内涵。主权国家不论贫富,不论大小,不论强弱,一律平等,这也是我国外交法多次强调的,这次习主席提出要坚持主权平等,可以说是对原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基本原则的继承,重申了我国的立场,也表明这是我们未来还要坚持的立场。 针对习主席提到的“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本质就是要反对霸权,就是提出国际社会要公平、民主化,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次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就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仍然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和平发展,即便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也是不谋霸不称霸的。“坚持共同安全”,就是习主席此前提出的新亚洲安全观的一个反映。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共同安全观,其实这也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比如说打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一个世界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只有各国共同合作起来,才能真正减少恐怖主义的威胁。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光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像我国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取得共赢、共同发展等,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这也是我们的外交理念,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究竟只是一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没有法律上的效力,这样的原则是一种理念,要想实现这种理念,必须用一系列的机制来保证它。我们既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总结、吸取教训,怎么样更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国际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各种国际机制来实现这种理念,甚至需要以法律关系、国家之间正式法律依据的形式,来保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保障和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