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本地论坛曝出消息,称达州市宣汉县农业局下属单位一职工长期“吃空饷”,在某驾校担任副校长,经检举被整改处理后,却仍继续在驾校任职。7月1日、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调查得知,该职工确曾在其姐夫所办驾校帮忙干活,但并未任职;2013年底,宣汉县农业局对此事进行处理后,该职工已回到岗位正常上班。(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7月3日) 所谓“吃空饷”,顾名思义就是指不上班而在实实在在谋取个人私利但依然可以领取工资的行为。其主要变现为“旷工饷、病假饷、多头饷、违法犯罪人员饷、冒名饷以及死人饷”等六种形式。 可以这样说,“吃空饷”对现在的社会大众来说并不是陌生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类似事件的屡屡见诸报端后,不断刷新的“吃空饷”人员数据令公众瞠目结舌。 “吃空饷”的人员犹如蛀虫一般,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砸坏“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块金子招牌。 孔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尽管这个传统的道德标准大家耳熟能详,但依然有人无视它,甚至践踏它。“吃空饷”这种纯粹的利己行为,在蚕食国家资源的同时,也践踏了道德的底线。这些人只顾领纳税人的钱财但却不尽丝毫义务,而且是领的理所当然、不亦说乎,毫无一点羞愧之色。这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如何想?又叫纳税人情何以堪? 一方面“吃空饷”就是不劳而获,只需要在单位挂上一个名,不做事便可以轻松将钱拿到手。试想,面对如此好事,谁不为之心动?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在处理发现的“吃空饷”干部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让其对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凡此种种,导致干部“吃空饷”犹如顽疾般久治不愈,给社会带来极坏影响。 有了问题就得整改,就如同生病后就要医是一个道理。那么,具体到治理干部“吃空饷”问题上,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就是说不能“就病吃药”,而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首先是要严守干部管理关。对于财政供养的人员,坚决把好其进出关。同时,领导干部也要充分认识到治理“吃空饷”的重要性,对本单位的“吃空饷”人员进行坚决清理。 其次是要健全预防和治理吃空饷的制度法律。对于“吃空饷”人员要加大违法成本,不仅要让他们受到法律的严肃制裁,更要以法律的严肃性来警示他们,加强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让干部不敢吃空饷、不愿吃空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