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期间,南充市高坪区3家单位的驾驶员公车私用,被当地纪委暗访组逮了个正着。高坪区纪委24日公开曝光这3家单位,责令这3家单位向区纪委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新浪新闻) 又一起公车私用,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方纪委对一些顶风公车私用的行为曝光,“公车私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地遏制;但是公车私用问题依然屡禁不止,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问题,公车私用不仅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增加了财政负担,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 严禁公车私用,是党中历来所明令禁止的,但仍有侥幸份子“顶风作案”。身为人民公仆,却堂而皇之将“公物”化为“私有”,大摇大摆的用于出游和娱乐,不仅挑战公众对公车私用的容忍度,同时也是对相关部门查处公车私用活动的巨大考验。笔者认为,要治疗公车私用之病,必须需要刮骨疗伤的猛药。 公车的腐败问题,除了公务用车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在于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公车配备和使用,更多的时候成了一种福利待遇,甚至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当坐专车、坐高级车意味着权力和地位的时候,公务车实际已是“误入歧途”。对公车私用是不是真心想管,如果真心想管,给公车贴上一张标签,接受群众监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把公车私用上升到腐败的高度,实行“零容忍”,就能管得住;如果是“叶公好龙”,名义上监管,实际上“害怕”,自己公车上下班还怪别人公车私用,这样的监管,什么时候也管不了。 治理公车私用,作风亮剑正当时,只有通过建立刚性的制度来约束权力,健全查处问责机制,尤其是细化管理规定,提升违规成本,使公务人员头上时刻悬着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使其从心理上不敢、不愿私用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