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麦收以来,河南许昌为确保小麦收割后不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专门下发的“全面禁烧令”规定:对全市出现“第一把火”的乡镇,处以10万元罚款,并对党政主要负责人予以取消评先资格等处罚。然而,这一许昌史上“最严”禁烧令却没有完全档住农田里的“熊熊秸火”。(中新网6月8日) 年年春末夏初,年年“全面禁烧”。这样的场景似乎让人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曾记否,去年北京PM连续多日超标,哈尔滨则以学生放假的方式应对雾霾,京津冀地区更是建立区域环境气象中心来实现对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区域协调交流。看来,雾霾天气让人坐立不安,更让政府如坐针毡。人群战术、堵阻……凡是能治理雾霾的方式在一些地方更是百般用尽,罚款当仁不让的成为治理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或许是首当其冲的好办法。 罚款是种屡试不爽的好办法。譬如,市场上谁卖假货,工商部门穷尽办法后,用罚款的手段来处理,市场上很少就没了假货;小煤窑违规开工,安监部门要罚款,甚至有的提出了罚的你不敢再违规开工的口号,于是小煤窑“束手就擒”,再也不敢乱开工了,这就是罚款的“魅力”和威力所在,不可否认符合程序、正规的罚款是符合法律的,是合情合理的。而让人情非得已的是罚款带来的立竿见影效果给旁观者留下了巨大的印象,也让与时俱进的政府在治理雾霾中广泛利用,甚至偏离“轨道”把罚款放进个人账户,莫非这钱有其他的用途?秸秆禁烧同志们的加班费、伙食费?加强罚没款监管,相关部门要补位。 再来说一下秸秆禁烧的问题,年年在提秸秆禁烧,年年都在焚烧,甚至有越演越烈之态势,没有契合实际的疏导,只有空唱高调的禁绝,秸秆焚烧之祸永得不到解除。如今,焚烧对空气的负面影响日益严峻,仅仅靠禁绝就真能解决问题?田间秸秆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无非一是相关部门帮助农民把秸秆从田间地头运送回农户家中;二是财政部门采取补贴的方式,贴补农民秸秆还田的花销。如果职能部门继续在一旁动动嘴皮子、罚罚款,明年、后年,或是大后年,秸秆依然难逃被焚烧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