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宜宾市高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原珙县巡场镇派出所所长杜泉良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杜泉良曾是珙县公安系统最年轻的派出所所长,被捕前还兼任珙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正科级领导干部,从警12年屡获殊荣。而杜泉良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却是,参与开设赌场,并曾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获利4万元。(5月26日 四川日报网)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禁止公务员经商、办企业、兼职,但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仍肆无忌惮地经营所谓的副业,试图攫取额外利益。其实,公务员办企业,明里当官、暗里当老板,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人民论坛曾就公务员做生意现象调查发现,6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做生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且越来越多”,56.64%的被调查者认为做生意的公务员在县、区一级党政机关最多。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拉大,使一些同属精英阶层的公职人员产生很大的心理不平衡。他们一方面不愿放弃公务员有保障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又羡慕商人宽裕和阔绰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违规经商。截至目前,因“经商”被曝光或是丢掉“乌纱帽”的例子不在少数,但这种亦官亦商、剑走偏锋的行为依旧在前赴后继。 不仅如此,原珙县巡场镇派出所所长杜泉良还愈演愈烈,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开起了赌场。要知道,身为派出所长本该是处理违法赌博的执法者,可如今他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提供赌博场所的另类“老板”。这样一来,不仅助长了赌博风气,更加使得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降低。 最后,在笔者看来,要彻底杜绝领导干部与“生意”沾边的情况发生,除了要加大领导干部经商违法成本,还必须要对领导干部经商监管不力的单位或系统严加问责。不仅如此,还应进一步拓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渠道,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全方位的抵制,最终彻除这一“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