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护士去哪了”呼唤医疗观念革新

时间:2014-05-15 05:45 来源: 作者:浦江潮 点击:
“护士去哪了?”这是病房里经常被问及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国家36年前制定的1:0.4的“床护比”至今难以达标。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和护理投入长期不足,共同造成临床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而重医轻护、医患关系紧

“护士去哪了?”这是病房里经常被问及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国家36年前制定的1:0.4的“床护比”至今难以达标。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和护理投入长期不足,共同造成临床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而重医轻护、医患关系紧张、护校生源减少则加剧了这一趋势。(5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临床护士紧缺的直接原因,是护士在医院里地位低、收入低,工作紧张劳累。深层原因则在于我国医疗领域长期存在一种落后甚至扭曲的医疗服务观念,那就是重治疗、轻护理,只求将患者的生理疾病治好,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康复,医疗服务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疗服务不单单是治疗患者的生理疾病,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既要把患者的病治好,更要向他们提供优质的精神服务。这就是“生理—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这种模式早已成为世界医学和临床医疗发展的潮流。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低质量的护理,则不仅会延缓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且会恶化医患关系——当一名护士要照顾的病人太多,她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打针、发药,而不可能经常主动接近病人、观察病情、进行沟通和交流。常常是,护士们忙得晕头转向,病人却对护士的工作不满意,双方相互埋怨,相互不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护士去哪了”是对医疗服务观念的拷问,也是对医疗服务观念革新的呼唤。临床护士配比以及护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决定了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要改变临床护士紧缺的现状,除了政府和医院加大投入,更有赖于医疗服务观念的革新,摒弃重治疗、轻护理的落后观念,逐步树立“生理—心理—社会”的先进医疗观念。如此,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才会有质的跨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解读投资方法

    作者:吕叔春

    本书讲述了巴菲特的成功策略和投资理念,而且客观呈现了巴菲特每个投资决策背后的现实状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巴菲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