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5月12日《新华网》) 春夏之家,中国各大城市被水淹,已成这些年被舆论吐槽的最大尴尬事。有些人甚至编出在新媒体流行的段子---“到北京(或某某城市”去看海”等等。一二线城市,这些年没有被水淹的可谓寥寥。每当东南季风来临,中国各大城市都将面临着严酷的淹城考验。 年轻城市深圳变成汪洋一片,还是让人始料未及。其“下水道文明”的尴尬,映照深圳城市化的短板所在。这也是中国城市普遍的硬伤。 看欧美电影,人们皆知伦敦、巴黎和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除了地面的高楼大厦,还有盘根错节的地下城市。这些地下城市,宛若迷宫,除了作为电影艺术的道具,更多具备多元的城市功能,如地铁线路和各种通讯管线,以及排出雨污的功能。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样的地下城市循环系统,可谓城市健康生态的关键所在,是城市文明的里子。它们和地面上的高楼大厦一起,构成了西方城市文明的典型特征。 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被淹也就罢了,他们作为中国的“老城”,排污管道不畅通,在地上建成建筑的空间掣肘下,难以再建和之相匹配的地下排污管道。但深圳不一样,这个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其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网应该都是“新的”,尤其旁边就有香港作为榜样。但相关方的解释让人大感疑惑,深圳建城,高楼大厦(面子上)学西方,地下管网(里子上)学前苏联。面子与里子的不匹配,才造成了水泊深圳的“地下尴尬”。 人们不解,前苏联少雨,而深圳多雨;且深圳作为特区的“特”,就是要摆脱前苏联从意识形态到经济基础各层面的僵化与掣肘。深圳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为何要刻舟求剑去学前苏联?因而,有关方面的解释是说不通道不白的借口。依照常识逻辑,人们只能说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存在着从决策到规划的双重误区----城建重视面子工程,忽略内在品质。 这种误区,越来越凸显为中国城市治理的顽疾。和西方城市相比,中国虽然没有贫民窟(至多是棚户区),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广阔整洁的城市广场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堂皇面子背后的不和谐现象。城管与小商贩持续不断的冲突,可谓城市治理洁癖的另类展现。城市马路上“永远进行时”的“开肠破肚”和“施工拉锁”,则是“下水道文明”缺失所致。 近年来又多了水淹城市的难堪,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深圳,内陆城市排水不畅,沿海沿江城市也下水道梗阻…“下水道文明”这块短板不补齐,中国城市化就会一直磕磕绊绊走下去,中国的现代化品质也会大打折扣。 有人说,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缺乏建设城市文明的经验。但是,汉唐古都长安与元明清帝都北京,都曾有设计良好的地下排水管道,北宋首都开封的城市下水道可以住人。而按《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800年前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可以轻易排解一场大暴雨的侵袭。 不是厚古薄今,而是现代中国城市确实存在着重文轻质的毛病。以深圳为例,虽然30多年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但根本没有考虑发大水下暴雨的城市排水问题,大部分下水道是按“一年一遇”标准建立的。遭遇11日“50年一遇”的暴雨,深圳自然成了汪洋一片。 “一年一遇”就很可笑,成为有司辩解的理由则是可悲了。水泊深圳,不仅是深圳这所年轻城市的教训,对其他城市也是警醒棒喝。中国城市的治理者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补上历史欠账。少一些建高楼大厦的虚荣之心,多一切修地下排水管道的关切。一个城市的下水道不畅通、不文明,其城市品质就永远在低端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