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月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突破623亿元,达到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的1/3,预计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很可能接近千亿元……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爆,不断引发人们对2014年房价走势的担忧。回应民生关切,前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问“症”土地财政。(3月3日,中国新闻网)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3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同比增长5 .8%,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总金额达4.1万亿元。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项目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和延伸,城乡结合部土地大幅升值,成为征地拆迁、违章建筑治理的重点区域,这一区域的村干部贪贿案件也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腐败村官都发起了“土地财”。 土地财政极易刺激地方政府“快卖地、多卖地、卖好地”的利益冲动,本届政府虽然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收益,而下届政府面临着土地收益锐减甚至无土地收益的危险。因而造就了一些人或因贪污国家征地补偿款、或因非法转让土地获利、或多报被占土地骗取国家补偿款而犯罪。 土地不仅仅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源,土地日益升值,也就为滋生贪腐提供了适宜的“温床”。特别是在不少地方征地拆迁的过程中,本该扮演组织者的官员,实际上却成了转移财富的“操盘手”。 诚然,中央屡次提倡“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了中央的反腐决心。因而,如何防范地方政府热衷卖地,从而获得“土地财政”现象成了当前反腐的一大难题。 但实际上,这种监督难以到位的真正原因其实在于,地方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进一步扩大;卖地冲动甚至触及耕地红线,所以对掌握集体土地“大权”的官员来说,靠山吃山,靠地赚钱,变成了最为简单、直接、来钱快的“致富”方式。那么,依靠土地财政是一种类似“毒瘾”的依赖症,必须下大力气拔除。 当前,各地都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中央更是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狠刹“四风”活动,落马了一批又一批贪官,也给予了广大党员干部以震慑作用,反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如何防范政府土地成为官员敛财的“土地财神”将会成为反腐重点。 笔者认为,要拔除土地财政这颗"毒瘾",政府既要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又要财政支出公开透明,削减不合理开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节约型政府,真正为人民服好务。(刘洛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