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盼多日后,12月11日晚,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014年放假方案。 “这次放假的调整主要是双休日的借与不借,减少了调休的频率,不再折腾着放假。”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继明表示,大幅度增加法定节假日的可能性不太大,关键还是落实带薪休假。假期安排应由人大决定,建议将来多增传统节日假期,彻底落实带薪休假,使得节日和假日各自的功能不要错位。
回应吐槽
除夕是潜在的福利
昨日公布的放假方案,春节假期调整后变成了从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开始,“除夕不放假”成了热议的话题。
此前,全国假日办进行的两次调查并未涉及春节从哪天开始放假的问题,公布的三个方案也没有改变此前春节放假的日期,均从2014年1月30日(除夕)开始。
“我并不主张取消除夕假期。”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称,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亿人,春节又是我国最传统的民俗节日,“势必涉及到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蔡继明透露,此前,在发改委会议上,自己曾就将除夕放假改回初一表示反对,随后假日办公布的三个方案也接受了这样的意见。
2007年,全国假日办就节假日调整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网上调查,近150万网友参与了投票。对于是否将春节放假的起始时间调整至除夕,75.04%的网友投了赞成票,14.4%反对,10.56%表示无所谓。调查结束后,自2008年开始,春节放假的日期调整为“除夕至大年初六”。
蔡继明分析,“此次取消除夕当天休假,或许是因为即使不把除夕作为法定节假日,一些单位在除夕当天至少也会放半天假,名义上是7天的假期,但不少人能享受到7.5天或者8天的假期。而按照2008年的调整,原本大年初八上班,反而会提前到初七,至少事实上少休了半天。”
当时,蔡继明所在的课题组也曾建议把除夕作为法定假日,“主要是考虑到和初一连接形成假期,也符合传统民俗的习惯,但这种放假安排的前提是增加春节假期天数。”
法定假期11天,节日与假日的总天数固定不变,专家称二者关系为“此消彼长”,带薪休假将能破解“拼长假”困局。
民意分析
黄金周依赖源于带薪休假没落实
新放假方案中,只保留了“十一”一个黄金周,不少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表示“对五一黄金周的幻想落空了”。
对此,蔡继明认为是因为公众对黄金周有过多依赖。“民意调查时,超五成人反对挪用双休日来拼凑长假,在这种情况下,再恢复五一黄金周,会有更多的人反对。”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完全落实。蔡继明表示,“公众怀念‘五一’黄金周的最根本原因还是部分人群带薪休假无法落实,一旦全面落实了带薪休假,人们不但不会再怀念‘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也会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1995年,我国把带薪休假写进了劳动法。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施行。目前,约有50%的职工已经享受到这一权利。而另一半没有享受到到带薪休假的人群,他们长途旅行、探亲的要求不得不借助于法定节假日来实现。而法定节假日有限,最长只有3天。蔡继明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能采取挪用双休日的做法拼凑7天的“黄金周”,而公众一方面讨厌这种调假方式,另一方面又没有带薪休假可供选择,只能无可奈何地顺应这种休假方式。
蔡继明认为,黄金周和带薪休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取消了黄金周,公众对带薪休假的要求就会更加强烈,这对客观上推动带薪休假落实有着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带薪休假落实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黄金周的偏爱自然会大大减少。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了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的放假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长途旅行、休闲、探亲的需要,但客观上也就减轻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的压力。目前来看,大幅度增加法定节假日的可能性不太大,关键还是落实带薪休假。”
展望需求
今后带薪休假 自主拼长假
曾多次为全国假日改革提出建议的蔡继明,认为此次放假安排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挪用双休、休假后上班时间过长等问题,“与以往的放假安排相比,减少了双休日调休的频率,而将黄金周长假需要挪用周休日分散在三周中,由此避免了长假前后出现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七天的长假期,如春节和国庆,虽然也需要用四个周休日来调整,但是相对分散在三周里面,也就是除了本周借用两个周休日以外,要从上一周和下一周分别借用一个周休日。针对7天长假,在节日前后各借一个周休日,放假时间比较均匀,不会出现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蔡继明感到高兴的是,从去年到现在,对“十一”长假和各种调整休假的反对声音很强烈。“这次放假安排表明,如果节日出现在周二或者周四,那就调休一天和双休日连接起来了,如果节日出现在周三就不再调休,只放一天,这就减少了一次挪用双休日的做法。”民众对休假安排调整的关注,事实上将推动带薪休假的加快落实。
“如果带薪休假能够落实,公众将有更多的自主权利用带薪假来拼凑属于自己的长假,而不是全国人民集中休假,从而使‘十一’回归到国庆节本来的意义,把节省的法定假日分配给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蔡继明表示,目前拼凑出来的“十一”长假,让人们只记得“十一”是黄金周,“似乎忘了‘国庆节’的含义,其实世界上有62个国家的国庆日和独立日都是放假一天,这样反而让人们更能集中精力抒发爱国主义的情怀。”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蔡继明认为,“到2020年,法定节假日肯定要调整,使得节日和假日各自的功能不再错位。如果带薪休假落实得好,公众对长假期的需求就没有必要通过这样一种强制拼凑来实现,而我们的法定节假日也就回归了本来的面目。”
在近日提交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中,蔡继明的课题组提出了假日改革的基本原则。除了不调休、放假设置简单明了、全面落实带薪休假之外,蔡继明还特意强调法定节假日不宜过多增加,“如果增加,可增加传统节日,自2008年开始,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调整为11天,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大幅度增加法定节假日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法定节假日还有增加的空间,不要再增加到政治性节日上,可以将元宵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
不少人认为假日安排是由全国假日办决定的,事实上,全国假日办设在国家旅游局,其全称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它汇集了十几个部委的人员,只是负责提出每年调休的方案,最后要经过国务院审定。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最初在1949年由政务院制定,之后的两次修改也是由国务院作出。
“如何放假到底是由人大还是国务院来决定,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无论谁制定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蔡继明建议,如果法定节假日交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来制定,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反映民意。(文字整理自接受《北京晚报》实习记者李婧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