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士信贷集团近日公布的第四次全球财富报告,全球财富飞速增长,中国财富耀眼。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将增长39%,至334万亿美元; 到2018年,美国家庭财富总值将达到100万亿美元,依然是最富裕的国家,中国将于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富裕国。
且慢高兴。
财富增值常常是货币推动的资产增值幻像。如澳洲房价上升,使得当地人财富凭空增加(付清物业款的物业纳入统计)。澳大利亚人持有物业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比例为58.5%,全球平均值为45%,美国仅有38%。
举个身边的例子,如果一个普通人在上海临港新城拥有两座不显眼的一百平米的房子,房价十年不动,随着自贸区设立一个月增值30%,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跟中了乐透大奖差不多。在货币膨胀时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洛杉矶低价扫进一批房子,比如在鄂尔多斯房价窜升期手握数套房的人,表面看上去都是富翁。但对于自住者来说,房价上升关系不大,不可能兑现享受富翁生活;对于在泡沫期购房、没有来得及在高位出手的人来说,房价怎么涨上来的怎么跌回去。
北美财富增长极快,由于房价和股市上升,北美人财富在2012年中至2013年中之间的一年中激增12%,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排名首次在亚太和欧洲之前。美国是世界上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共有1320万人拥有七位数以上的资产,而近46000人迈入了资产净值5000万美元以上的行列。
那又怎么样?美国的债务风险依然挥之不去,贫富差距还是在扩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巴黎经济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共同主持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最新税收分析,美国人口1%最富有者与剩余99%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最富有1%的人口2012年收入占到全民年收入的五分之一,超过1927年的史上最高纪录。在2012税务年1%最富有美国人口的税前年收入增长了近20%,平均家庭年收入超过39.4万美元,有10%美国人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1.4万美元;其余99%的人口收入增长平均仅为1%。
从这一点上说,澳大利亚人要幸福得多,人均资产40.26美元,仅排在瑞士之后,重要的是,该国连续三年在排行榜上保持资产中位数首位,为21.9万美元,这说明澳大利亚人财富普遍较多,贫富差距虽大,还不那么离谱。
可笑的是亚洲及日本财富大幅下降的理由,日元在一年内兑美元大幅贬值23%,拖累日本人财富下降20%以上。日元贬值跟生活在日本国内的日本人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在国内不用美元消费。日元贬值可以带动日本出口,对日本不是什么坏事。由于日元贬值,带累亚太区财富下降3.7%,这样的数据下降不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家庭的财富总值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较日本仅相差2%,较排在第四名的法国要高出56%。这个数据并不比中国的外贸数据更光鲜,但考虑到财富增长速度全球领先,让人大大的高兴:
自2000年以来,中国成年人人均财富几乎翻了两番,从5700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2230美元。如果以美元计算,中国人的财富值上升得更快,这是因为自2009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大幅升值,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人的财富一度下降20%,但随即快速反弹,目前已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随着新富阶层崛起,部分群体财富爆炸式增长,中国目前拥有100万名以上百万美元富翁,拥有5000万美元财产以上的富人数量仅次于美国,超出其它所有国家。
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升,人民币汇率坚挺,庞大人口中的一小群拥有巨量资产,财富想不增加都难,该为国人的富裕鼓掌。但中国财富的人均数量与中位数相差极大,贫富差距大到不大好意思说。一旦房地产泡沫崩溃、资金撤离,富裕群体就会成为他国富翁。
更大的困境是,负债率上升。在过去的12年里,亚洲(除日本外)家庭负债平均每年增长12.7%,资产增长率从2007年开始下降,负债的平均年增长率则持续上涨,目前负债增长率已经从2003年至2007年期间的12.3%增加到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15.8%。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2000年以来,中国的平均信贷增长率推高至18.2%,远高于区域平均水平(除日本外)。
货币推动,财富集中,负债增加,这个世界真那么富吗?
注:纽约是个奉行实用哲学城市,运用成本最低。
以公共交通为例,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庞大的人流尽可能快速疏散,所以与其他高人流城市一样,近郊铁路设枢纽设在市中心,与几路地铁直接相通与廉价航班一样,大部分铁路不设对号入座,乘客踩着时刻表,买票上车,见空位就坐,立马走人。所以,几个岛之间勾通速度很快,白天进入曼哈顿工作的人,一到下班时间就不见踪影,华尔街空荡荡。
跟中国城市地铁比,纽约地铁很破,没有空调,10月初还热得要死。但地铁24小时运行,在最快的时间内输送人流。一张地铁票可以多人使用,有几个人就刷几次。为节省成本,地铁分成快、慢车,晚上可以换乘快车到主要街区。刻意摸了一下马赛克做的地铁车站墙壁,工厂式的钢架构,倒是不脏。
除了实用,就是低成本,不讲究什么面子。地铁在技术许可范围内挖得浅,市中心百年以上的中央火车站现在还在用,铁路、汽车两用桥也在百年以上。
中国城市人流众多,能源稀缺,只能学纽约公共轨道交通,学学人家,实用,省钱,不讲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