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群:1949年后遭到过文字封杀的作者们
时间:2013-03-28 12:13来源: 作者:俞晓群 点击:
次
周一良先生在《我的〈我的前半生〉》一文中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文章中涉及到一些“有政治问题的学者”,无非是跑到台湾或海外去的人,当然要隐去其姓名,像傅孟真、俞大纲、胡适等先生。后来周先生发现,台湾五十年代翻印大陆出版物,也有类似作法,
一九四九年后,国共划海为界,分庭抗礼,波及文化的事情不少。以当时中共陆续公布“国民党战犯”为例,除去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白崇禧等政治军事人物之外,还有许多大学者、大文化人:翁文灏、王云五、朱家骅、吴国祯、张君劢、胡适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遭到不同程度的文字封杀。
比如王云五先生,他是近百年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出版家。在战犯名单中,他高居第十五位,宋美龄才在第二十三位。文革结束之前,有关王先生的正面文字很难见到。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恩来先生还要说:“王云五编的四角号码字典为什么不能用?不要因人废文。一个人有问题,他的书就不能用了?他总有可取之处嘛!”
周一良先生在《我的〈我的前半生〉》一文中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文章中涉及到一些“有政治问题的学者”,无非是跑到台湾或海外去的人,当然要隐去其姓名,像傅孟真、俞大纲、胡适等先生。后来周先生发现,台湾五十年代翻印大陆出版物,也有类似作法,只不过是将作者名字换成同音字,类似清廷把孙文变成“孙汶”,以昭示其为罪人。当时台湾一些书籍中,将周一良写为“周乙良”,以致梅维恒先生在他著作者参考文献目录中,在周一良条目“一”字底下,还要加注一个“乙”字。
台湾周法高先生《颜氏家训汇注》中提到周一良先生,将周一良写为“周乙量”。周一良先生风趣地说,周法高先生精于小学,应该知道金文中“良”与“量”本可以相通,“足见周先生为我更名是有依据的”。
文革结束后,周一良先生因为参加了“两校大批判组”,受到审查。一段时间里,有人辑印他的文章,或删去他的名字,或删去全文,或在署名处打上×××。他自嘲“恶有恶报”,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写到此处,我想起另一件事情。前不久出版《周一良读书题记》,有贺洪亮先生著文指误。感佩之余,我还注意贺先生谈道:“就我目力所及,周氏其实在很多藏书中都钤有三方印,‘周一良所藏书’、‘毕竟是书生’和‘书生上了毛泽东当’。前二者倒是在本书中出现,后者未见,编者似有所忌讳。”读到这段话,再与上面的故事比照,我心中又平添几分感慨。
说到文革十年,前些天我见过一位“文革人物”戚本禹先生。戚先生在文革初期名噪一时,但很快被打倒、入狱。他八十年代重出江湖,以“戚文”的名义写过很多书,诸如《评李秀成自述》、《秦代人物》、《两汉人物》、《三国人物》、《大人物的变态心理》等。
二零一二年,戚先生与关锋先生合著《论语译说与孔子批判》,在香港出版。我拜见戚先生,正是为了了解此书的情况。关锋先生与戚先生经历类似,他们当年同时火爆,前后入狱。出狱后,关先生以“古棣”为笔名著书立说,代表作为《老子通》。
如今戚本禹先生已经八十三岁了。他散居,健壮,谈吐气韵十足。席间说到,他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八年,自称是“毛泽东的学生”。再谈到那一段“彻底否定”的历史,他所思所言,宛若另一种天地!(上海书评,发表时有修改2013年3月24日)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