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冬至难敌圣诞节,在“文化侵略”面前中国节节败退

时间:2012-12-25 19:21来源: 作者:宋连友 点击:
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西洋节日而冷淡中国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不得不说是一种危及。不是杞人之忧天,更不是危言之耸听。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国人们都以“洋”为荣为乐。那么,至少可以

  [引言]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已近3000年,俗语有云“冬至大如年”之说,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在此,我倒不是要讨论冬至与圣诞这二个节日本身,我想说的是,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圣诞则是西方的节日,而在中国,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来,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不敌洋节日”的两种现象日益严重,这些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
  
  现象一:节日氛围,传统节日不敌西洋节日
  
  近年来,我们不经意的发现,中国传统的节日正逐渐失去其原本的味儿,就连“过年”都越来越淡,也越来越没有“年”的味道了,甚至于整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寡淡了,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西洋节日的一派繁华火爆升温加聚。
  
  在我小的时候,每年到冬至以后,北方多数地区已进入到“数九”寒冬,庄稼活计已不多,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这一年的“年”了。那些年代,甭管贪穷贵贱,甭管离家有多远,人们都是奔着“年”去了。戏剧《白毛女》堪称是最完美的呈现,除了“团聚”之外,还有就是对新一年的期许,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节的氛围隆重而浓郁。这且说的是民间,倘是官家、皇宫则更是一番繁华盛景。
  
  除了春节,还有元宵的花灯、汉船;端午的粽子、龙舟;中秋的月饼、灯迷这些中国传统的节日都有着各自不同节日含义与热闹、繁华。
  
  而今,这些个传承了几千的传统中国节日,日现凋零、冷落。很多人已经好多年都未回家与家人至亲“团聚”了,当然更不用说端午、中秋了。
  
  相反的,近十年,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正在悄然的兴起诸如“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西洋节日,而且场面和景象日趋火热,大有取而代之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意思。
  
  不经意间,人们已经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于是“圣诞节”渐渐火起来了;一个毫无说道的“情人节”,竟也轻而一举的拿下了极具神话色彩的七仙女与董永(牛郎织女)一段经世不衰的凄婉爱情写照的“七夕”节;一个“感恩节”竟弄得“清明”和“重阳”都大失颜色,要知道,西洋人根本就不懂祭祖;更为戏谑的是“愚人节”、“万圣节”也都纷纷大行其道,殊不知,所谓“万圣节”者只不过类与中国传统的“鬼节”罢了,就是这样的一个西洋“鬼”节,竟也能弄出这般花样,“疯狂聚会、开心狂欢的盛宴”。
  
  一边是清寡莫视的中国传统节日,一边是日趋繁盛的西洋节是,从节日氛围上讲,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已然明确输于西洋节日了。
  
  现象二:节日经济,传统节日不敌西洋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以“团聚”为主题,除了热闹、喜庆之外,还比较严肃、庄重。尽管中国传统节日的经济效应正在日益放大和加强,“黄金周”、“春节”效应均已获得不同程度上的明显收益,但是,比较之下,西洋节日经济则更显其疯狂、鼎盛。
  
  西方的经济比较强势,再加上商家对节日炒作的微效应,通过制造多个噱头对特定节日进行商业炒作,以至于西洋节日经济其势更胜,进而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经济遭遇冷落。以至于“元宵节”不敌“情人节”、“洋玫瑰”盖过了“土汤圆”的现象比比皆是。据统计,近几年,随着“情人节”的发展,中国很多城市,情人节当天,鲜花几乎无一例外的卖到断货,且价格是平常日子的几倍甚至更高。
  
  近年来,圣诞节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圣诞老人、圣诞节玩偶及其装修物是每年圣诞节的圣诞礼品及活动重要攻略,几乎所爱的商家卖场都早在一个月前便迫不及待地排开了圣诞架式,大打“圣诞牌”,商场工作人员也早早地戴上圣诞帽、穿上圣诞衣,不少商家还将五彩斑斓的圣诞树摆放在商场入口处,以吸引观注。此外,为了吸引顾客,不少酒店及餐厅打出了圣诞节期间酬宾优惠的标语,许多服装专卖店针对圣诞节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单就平安夜和圣诞节这两天,其热闹火热情形远不压于中国传统的中秋、春节。
  
  与圣诞节相比,冬至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就要稍逊若筹了。据统计,冬至当天,只有部分商家对速冻水饺等应节食品开展促销活动,多数商家并无动静。如若不是企业、商家、民众的大力支持,想必连中秋这样的大节也极有可能已被圣诞节挑落马下了。屈屈一个万圣节,弄得中国小朋友纷想戴面具、穿披风,伴着魔鬼、演着精灵。有意思的是,双“11”(又称光棍节)这样的节日都能成为商家疯狂销售的重大节日,这种巧立名目的商业经济效益,当需是中国传统节日所无法企及的。
  
  洋盛中衰,传统节日缘何不敌西洋节日?
  
  不管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洋节日,都是这一民族、国家的风俗。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各种文化、习俗都在相互间发生碰撞、交融。如果说“洋盛中衰”是中国当代青年人对西洋风俗的一种接受和尊重,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说,中国人是因为喜欢赶时髦和跟风,才导致了兴起过西洋节日的风气。或者,中国人热衷于“洋节”是汲取了“洋气”剔除掉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土气。我除了觉得这简直是可笑之极的事情之外,更觉得这纯粹是一种“媚外”的奴才嘴脸的腔调。西洋节日,也只不过是西洋人们的习俗,也是西洋人历代相传而沉淀下来的节日,是西洋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西洋人的习俗,这“洋”从何来?有什么时髦可言?这又是跟的什么“风”?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习俗,却成了“土”,这不是“媚外”、可笑又是什么?
  
  至于有论调说,过西洋节日是为了跟世界接轨。我倒是觉得,这是最堂而皇之而又最无耻的理由。
  
  还有更滑稽可笑的理由“传统节日能买的东西太少了,过节形式单一,中秋节就能吃个月饼,冬至也就吃顿饺子。圣诞节可以吃西餐,情人节可以跟男朋友过,还有鲜花、巧克力等礼物,很浪漫。”“这些节日确实能够烘托气氛,对于爱热闹的年轻人来说,过这些节日感觉轻松、有趣。现在大家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过圣诞节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找个放松身心的理由。”好(hào)吃、减压都能成为崇洋的理由,这岂不是滑稽可笑又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这么有意义又有情感的节日,一家人能聚在一起聊天、吃饭,这难道还不够温馨、浪漫吗?圣诞节,不过是一个促销符号,从商家到消费者,没有人关心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只是以节日的名义营造一种消费氛围罢了。西洋节日相比传统节日,无论在文化包装还是市场宣传上是乎更符合年轻人的心理,而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没有对浓郁的节日文化进行市场包装及形式、宣教等的硬伤不无关系。
  
  复兴传统,宏扬传统文化,抵制文化侵略
  
  所谓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它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寄托等诸多方面。它就像语言、文字、图腾一样,是族群文化的传承、感情交流的纽带、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都是本;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呈现载体与体现形式,文化是节日经济之魂。“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缺少内涵,如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清明节的祭祀,只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市场运作中没有很好地把传统的文化内涵“推销”出去。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在不断地继承中发展、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文化渊源,这样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特别注重家庭团圆,讲究全民同乐,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接受一种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对这种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一个民族对于自主过节的意识越强,相应的,就标志着这个民族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
  
  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西洋节日而冷淡中国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不得不说是一种危及。不是杞人之忧天,更不是危言之耸听。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国人们都以“洋”为荣为乐。那么,至少可以标志着,这个民族已经从根本上被异化了,继而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这几乎就等于“亡国”,至少也算得上“被殖民”,这是侵略,是文化侵略。这种侵略比包括武力侵略在内的其他的任何侵略都可怕,与武力侵略的唯一不同在于,这种侵略表面上少去了血醒与杀戮,是乎更“文明”了一些。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拊掌录:文言文翻译欧美文学名著

作者:华盛顿•欧文

此书中,作者以漫画手法勾勒的人物,如一睡二十年的瑞波•凡•温克尔、富于浪漫传奇色彩又谐趣十足的睡谷无…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