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七夕叫做中国的情人节是一种肤浅
时间:2012-08-22 17:13来源: 作者:若风 点击:
次
将七夕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体现了一个社会关于爱情的肤浅的、苦逼的选择。 众所周知,牛郎与织女本是一对夫妻,有着一双儿女。俩人相亲相爱,你耕田来我织布,过着当代人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 至于农夫牛郎是在什么情形下、如何邂逅了邻家妹妹般的织女无
将七夕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体现了一个社会关于爱情的肤浅的、苦逼的选择。
众所周知,牛郎与织女本是一对夫妻,有着一双儿女。俩人相亲相爱,你耕田来我织布,过着当代人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
至于农夫牛郎是在什么情形下、如何邂逅了邻家妹妹般的织女无从知晓,反正他们邂逅了,是一见钟情的那种,而且显然是在女方主动的情形下自由恋爱了,并最终因为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东步入了婚姻。没有两年之惑、七年之痒,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满。牛郎真是一位幸运的中国农夫。这种爱情和情爱,在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都是不多见的。
没有问题或问题苗头的婚姻与情爱是否就是白开水一碗?亲历者大可见仁见智。但传说和故事的编撰者显然洞悉残缺的美才是真美的美学原则,好比米罗的维纳斯。于是,对爱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的织女成为了九天之上下来的仙女。在中国,不是仙、没有神性的女子对爱情和情爱是不会有那么超凡脱俗的追求的。古代如此,当代更如此。而中国的神界与仙界也不如印度或者西方的那么纯粹与和谐。原来我们在凡间被统治,到了天国也是有管制的。王母娘娘出现了。这个类似赫拉与雅典娜合二为一的女神,天庭女性和情爱之事的主管十分看不惯卿卿我我、黏黏糊糊的人神之恋。当作为仙女的织女表达已经无可挽回、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人间的牛郎以后,王母娘娘取下头上的金簪一个划拉,一条银河让纵然美好,却流于肤浅的牛郎与织女的凡俗之爱具有了某种神性。
其实,有时候,被婚姻所累,被被房贷、车贷、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子女入托、入学、看病、找工作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的当代人多么渴望自己的生活中有条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银河。这样的分隔或许不只是折磨,也可能是片刻的宁静与小憩。
昔者,法国大哲学家、大剧
萨特在全法教师资格会考中邂逅了后来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两位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才子才女选择了终生不走入婚姻的相处模式,结果他们反而相伴终生。我也曾经研读过美国一位女社会学家以自己的婚姻为样本所做的一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大概叫《婚姻关系中适度的时空分隔》。实验者夫妇为了给爱情保鲜,在婚姻生活中总是有意识地制造久别或小别重逢的机会。结果他们发现,这种分隔导致的不是分手,而是彼此更深的依恋和互为依托、互为存在理由的相守。
“仿佛长久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
这是当代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
所以我常想,迢迢银河对牛郎和织女而言,虽然饱含相思之苦,却也凝聚着他们彼此的思念与期盼,其中的酸甜苦辣,恰如爱情和生活本身。作为一名无神论者,王母娘娘这个神很多时候给我的印象都是糟糕的。但我不能不说,在处理牛郎织女明显违反显规则和潜规则的事实婚姻这个问题上,她老人家既是神性的,也是人性的,还是睿智的。与其说她是在粗暴干涉,不如说她在变相成全。牛郎与织女也因为她的变相成全而开始了世世代代的婚内约会,他们的爱情也因此而具有了某种神性,并将千秋万代保鲜下去。
七夕,当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泪眼迷蒙地登上鹊桥,期盼着与织女一年一度的短暂而又永恒的约会,我总觉得凡尘之中的牛郎们捧着巧克力和玫瑰去酒吧、水吧、咖啡吧急急忙忙约会自己的女友或情人,咋看咋都有些肤浅和不搭调。尤其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渴望“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当代牛郎,你们的四处梭巡以及口袋中的那些不怀好意的情人节礼物,其实是对七夕的亵渎。甚或假中国情人节的噱头而兜售一点暧昧的礼物与服务的商人们,你们与七夕何干?
七夕,与其叫做中国的情人节,不如叫做中国的婚姻家庭节。因为,它张扬和倡导的是婚姻生活中饱含深情、挚爱和责任的节制。这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是在忍辱负重中对爱情和情爱的深刻体察。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