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向来吸引眼球,因为在多数人看来,写作是属于大人们的事情,当有孩子闯入这个领域,便会同时有欣赏和质疑两种眼光存在,欣赏小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质疑他们的写作深度。但无论怎样,对于中国这个拥有漫长的“一文成名”历史的写作国度来讲,少年 向来是才华的代名词。 《生于1998》的作者小妖,真名李芷若,看到这个名字,就不难想到她有一个看金庸、琼瑶小说长大的70后老爸。李芷若没把这个身份证上的名字署在自己的新书封面上,而是选择了一个网络风格的笔名小妖,很大的一个可能是,借助网络,90后这一代人,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在信息接受和观点表达层面是平等的,通过对自己名字的掌控,来彰显自己个性化的存在,是90后们的普遍心理。 我不想用“有才华”来形容写出《生于1988》的小妖,虽然“有才华”更符合读者对一个小姑娘写作的期待。以往我们理解的“才华”,往往和出口成章、想象力丰富有关,甚至有一些华丽的辞藻,而这些统统在这本书里看不见,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孩子对生活片段最直接的记录,这些记录甚至和文学都没有深层次的联系,但读起来十分真实,真实到这些语句可以直接转化为画面,在脑海里上演一幕幕家庭情景剧。 很好奇这一代的孩子们,是如何剔除掉古典文学的深沉影响和十几年语文教育,做到写作上的自由的。很多职业写作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语言的重复和表达的老套,如同戴着脖子上的枷锁,随时要终止人们的写作欲望,追求随性而自由的写作,成为很多写作者的终极愿望。但从小妖这里可以看到,自由的写作风格仿佛天然存在,无需任何训练,这是让人羡慕的地方,一旦这种能力被运用于小说创作当中,会滋生非常有趣的作品。 读完《生于1988》,或会知道作者自然从容的创作,源自空前自由的心性,这样的心性养成,又源自一个高度重视成员平等的家庭。在无数家庭受困于父母与子女的沉重绑架关系的时候,小妖和她的爸爸妈妈,寻找到了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即不受世俗家庭观念所困,创造平淡生活里的温情故事,激发对日常细节的热爱,如此等等,积蓄在孩子的心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书中文字,无不是轻松的生活态度和美好价值观的体现。 90后 群中,暂时还没出现能接过80后 旗帜的人选,抑或,在新兴的年轻写作群体看来,对写作进行代际之分、风格之分,已经是无聊的事情,我们所赋予写作的种种含义,在90后 们看来也纯属多余。文学的记录功能,在90后们的笔下,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