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蒋中正日记揭密》使历史的大拼图更接近真相

时间:2012-10-16 18:13 来源: 作者:郭岱君 点击:
大仁兄写史有独特的方法。他擅长从人的角度观察历史事件,特别重视政治人物的互动、他们的背景、派系、思想、人事关系等,有时还触及个人的性格及心理状态;而笔下的人物,大部分他曾亲见、或与他家庭熟悉。蒋介石、陈诚、蒋经国、陈立夫、张群、王云五、严

  大仁兄写史有独特的方法。他擅长从“人”的角度观察历史事件,特别重视政治人物的互动、他们的背景、派系、思想、人事关系等,有时还触及个人的性格及心理状态;而笔下的人物,大部分他曾亲见、或与他家庭熟悉。蒋介石、陈诚、蒋经国、陈立夫、张群、王云五、严家淦、叶公超、黄少谷、唐纵等,这些在民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几乎都见过,而且与他父亲阮毅成先生过从甚密。

  在国民党的官场文化中成长,了解其中的复杂与微妙,大仁不但能得到一般学者所无的事件当事人的第一手口述资料,而且他读蒋介石日记,别有一番体会。再加上大仁博学多才、学贯东西,兼有过目不忘之能,因此他能见人所未见。

  例如,不少研究民国史的学者关注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关系,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分掌党政军。当时汪早已是资深的“革命领袖”,而蒋则出掌黄埔不久,在党政方面的资历都去汪甚远。可是,仅仅十数年间,蒋汪几度分合,最终分道扬镳,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局亦别于天壤。蒋领导抗日胜利,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华民国领袖、民族英雄;而汪却成了千夫所指的“汉奸”。

  究其原因,两人对日和战态度不同、以及对国民党领导权的争夺固自是主因,但彼此地位消长带给汪的委屈与不平,也不能忽视。在大仁的文章中,他父亲阮毅成先生(时任汪精卫机要秘书)对汪近身的观察,就颇耐人寻味。

  1938年4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欲把党权定于一,以因应抗日。大部分党员的共识是由蒋介石任总裁,汪精卫任副总裁,但原来在名义上一直掌握党权的汪不愿屈居蒋之下,坚拒出任副总裁。汪向蒋表达这个意思,蒋也同意了。可是4月1日选举总裁、副总裁大会中,汪却被动地陪着演了一场不愉快的戏。当日蒋本人回避,汪担任大会主席。选举总裁、副总裁本是两案,先选总裁、再选副总裁,没想到吴稚晖提案把“选举蒋中正同志为总裁、汪兆铭同志为副总裁”并成一案,全场立刻起立鼓掌,一致通过。汪精卫在台上,赞成也不是、不赞成也不是,尴尬万分,踌躇几秒,只好也起立鼓掌。当时也在台上、站在汪侧后方的阮毅成先生清楚看到汪脸色铁青,“羞愤至极”,觉得被蒋摆了一道。毅成先生指出,几个月后汪精卫出走,经河内转赴日本,另立“维新政府”,多少与此事有关。

  像这样近距离观察政治人物互动的机会,一般历史学者是很难有的。本书所收集的五篇文章,除了第四篇外,其余都是这样的典型。例如1961年11月“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叶公超突被召回,当场免职,而且不许其回到华盛顿办理交接。为什么素受蒋介石夫妇信任的叶公超,突然遭受这么严厉的处分?多年来众说纷纭,扑朔迷离。蒋介石日记刚开放时,不少台湾媒体及学者特别来找答案,也有几位朋友特别托我查看这段事故。

  从蒋日记看来,是因为叶公超在处理联合国代表权相关的“外蒙古案”上,违背蒋介石的命令,犯了“抗命罪”、“大不敬罪”。可是,大仁根据蒋日记、美国国务院档案、特别是其父亲的工作日记和当年参与处理此案的长辈口述,发现事情不是这么单纯。

  原来蒋介石早在1958年就对叶公超不满,认为他在处理“中美共同宣言”的英文版本时,玩弄文字,“欺诈”“元首”。1961年叶在“外蒙古案”的态度,更使蒋“深恶痛绝”。当时,蒋不但拔掉叶驻美“大使”职位,还要降调他为“行政院”顾问,以示惩罚;后经过陈诚斡旋、叶也向蒋经国求情,才考虑“内外关系”,把叶调为“政务委员”。

  蒋介石为什么那么厌恶叶?多少是因为怀疑叶被陈诚收编。王云五亲口告诉阮毅成先生,他1959年美国之行,表面上说是考察公务员考选业务,其实是另有一秘密任务——蒋要他调查为什么罗斯福可以连任四次美国总统。蒋把这个任务交给王云五,而不是驻美“大使”叶公超,显示蒋信不过叶公超,而最主要的是当时蒋对陈诚的信任已不如前,他怀疑叶倾向陈,所以对叶也不放心。

  因此,大仁指出,叶公超一案实牵涉“内外关系”,肇因于“内外关系”,最后处理也是考虑了“内外关系”。也就是说,在蒋的心目中,“外”是因为叶公超与美国人太近;“内”则是因为叶公超是陈诚的人。

  谈到陈诚,蒋介石与陈诚关系的变化,也是大家难以理解的谜。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陈诚一直是蒋信赖的部属,尤其是1949年撤退台湾后,陈诚是蒋介石最倚重的左右手,从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长”直到“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声望之隆,仅次于蒋介石。当时陈诚接班的态势明显,却为什么“内阁”突然在1963年改组,陈诚辞去“行政院长”兼职,由严家淦接任?这个变化直接影响到台湾后来数十年的政治发展。

  大仁根据蒋日记以及私人管道的讯息,提供了理解的线索。他认为蒋陈嫌隙的关键是1960年蒋介石欲连任第三任“总统”。陈诚“坐二却不能望一”,因失望而生怨。蒋陈也因此而有心结,双方互相猜忌,到1963年初,蒋陈关系已变质,整个1963年,蒋日记出现许多批评陈诚的文字,大多是指陈“心胸狭小”、“成见太深”、“偏激偏见”,几乎无好言,在1963年11月国民党“九全大会”上,还做出不尊重、甚至羞辱陈的言行。所以,陈诚下台是势在必然,反而严家淦上台“纯属偶然”。

  大仁指出,蒋陈都是刚强不折的个性,本来中间有位性情圆融的张群(“总统府秘书长”)作为润滑剂,化解冲突,可是1963年张群自己也有问鼎“行政院长”之意,因此不但未能疏通两人心结,反而火上加油,最后导致陈诚愤而辞去“行政院长”兼职,不久即因病过世。

  当时有意争取“行政院长”的,除了张群,还有王云五(“行政院副院长”)和周至柔(“总统府参军长”)。三方各有利弊,蒋难以取决,但又执意要拿掉陈诚,最后跌破众人眼镜,匆匆找来政学系的严家淦接任“行政院长”。

  大仁的分析引用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而这些内情,则是当事人或参与协调折冲的王云五、陈雪屏(“行政院秘书长”)亲口所述。阮毅成先生时任“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也亲见1963年整个政局变化以及国民党高层的互动。

  大仁没有受过正规的历史研究训练,但他提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一)他的分析充分证明正史不可尽信。文字记载的历史多为官样文章,免不了有所隐瞒或偏失。历史事件有其多面性,其中有太多灰色地带,治史者必须特别留意。

  (二)他提醒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不能只从他们公开的、官方的言行去看,而是要观察他们私下的言行,才能碰触到他们真正的想法。参与或知道事件真相的人,经常会陷入不能讲、不愿讲或讲不清楚的困境。如何判断?如何挖掘真相?就要靠治史者的努力和能耐了。

  (三)大仁笔下的历史充分显露国民党的政治文化、以及蒋介石的领导统御模式。在每一篇文字中,蒋介石的领导模式、性格、决策的心路历程,还有国民党领导人的派系、彼此的互动、特别是他们难以言喻的微妙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细腻的脉络,一一活生生地呈现出来,真是一部活历史!

  杨天石教授曾戏说大仁是“二史堂”——信史加野史。事实上,正史(特别是现代史)在目前还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地方。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史家除非掌握各个方位,还要力求客观,否则很难窥其全貌。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仁在这方面得天独厚,他有特殊的背景和管道,复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访查、拼凑,把一般历史学者关照不到的地方补起来,使历史的大拼图更接近真相。

  为此,我要诚挚地向大仁致敬、致贺!

  (本文作者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好妈妈 好榜样:成为育儿百科专家

    作者:慧心

    当你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时,你就承担了一份做母亲的责任,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并不是每个女人天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