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明灯——评《唤醒内在的智慧》
时间:2012-04-24 18:14
来源:
作者:王季庆
点击:次
这本书来到我手里,是一项颇具深意的同步事件(synchronicity)。最近,有远在国外的读友来信,建议我将该字翻译成机缘。虽然我很喜欢中文机缘这个词儿,觉得既有诗意又暗示着什么,但究其意,最多是机会加缘分,仿佛还为强调这个缘隐含的重要意义。在此,我
这本书来到我手里,是一项“颇具深意的同步事件”(synchronicity)。最近,有远在国外的读友来信,建议我将该字翻译成“机缘”。虽然我很喜欢中文“机缘”这个词儿,觉得既有诗意又暗示着什么,但究其意,最多是机会加缘分,仿佛还为强调这个缘隐含的“重要”意义。在此,我重视精确的理性占了一点上风,还是将诗意的朦胧留给文艺,将清明的表意留给哲理吧!
恰恰在接受邀约写推荐序之前,一位神秘智者也在此时切入了我的生命,开了一扇新的门。使得本来有点想功成身退,退出“江湖”的我,看到下一个值得向之前进的目标。所以,当我读到此书正文前的那首小诗:“有一种神秘力量,许多人称之为神,它显现为无所不在、宇宙共通的爱。它是一套法则,一个伟大的过程……”顿时感到synchronicity的奇妙运作,露出会心的微笑。
的确,每个生命、每个心灵都是一个过程,都是带着礼物回到本源的过程。不过,最终目的虽同,路径却数不清,也很难以任何尺度去衡量、判断。前不久,友人笑说,目前大家除了讲IQ、EQ之外,还有一个SQ,我们问SQ是什么,答是spiritualquotient——灵性指数。若真的有这个词儿,对“灵性”无兴趣的人不必说,对“灵性”有兴趣的人可能也是各凭己见,自认为SQ比别人高吧!哈哈!
其实,与世上所有想将抽象素质加以量化的企图一样,灵性是指自己与内在的神之间的事,不必也不能与别人相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任何外在的标准都只是另一个框框而已,而人的心灵却是无限的!
每个人在灵性的成长上也都得自立自强,替自己负责。不为功名利禄、不为炫耀尊荣,甚至不以拯救别人为志业,得先由自己做起。这件事是非常内在、深奥、细微又主观的。如新时代大师赛斯的名言:我们都在一个变为的过程中。变为什么?变为更是我们自己。
在这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引领、指标出现,你与哪一个呼应共振,反映的可能更是自己内心的现状,教我们更觉察自己的信念,而不必视之为绝对真理。
不过,这本书的确好看,作者将他多年探索心灵至理的心得,过滤成单纯精美的简明原则,并以极美妙的文字和寓言小说形式将之镶嵌和包裹,这种方式,容易引人入胜,也容易让人轻松读过。但若没有深刻的了解,并在参悟之余,好好地在日常生活中执行的话,仍然只落得是书架上的另一本好书而已。
无论如何,我还是先与大家分享一些深得我心的片段。
作者以为,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花这么多精力往内省视,发现平衡和沉静,好像有点自我中心。这也是有些关注灵性成长的人常常产生的疑问。智者回答,不要将“自我中心”和“自私”混淆。一旦你找到自己的平衡,同样也找到了改变世界的内在力量与平静。
赛斯说过,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在哲学理念中,也争辩过这个问题:当你不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还存在吗?答案是,不存在!参!
说到选择法则,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法则,也就是赛斯说过的: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如何创造?就凭时时刻刻的选择。大多数人忽略了自己有选择的权力,不时在人生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如此,他拒绝去面对自己的责任。虽然可能一时逃避得了责任,但他永远陷在无力感中,枉度此生。智者说得好,选择了之后,还要付诸行动。还有,为他人扛起太多的责任,是剥夺了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所制造的学习课程。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自觉察的。做父母的,往往以爱之名,阻碍了儿女的成长。过度保护,只反映出你内心的不信任和无力感。做心理及心灵辅导工作的人,也不能无意识地为了满足自己想助人的“需要”,以及“想被需要的需要”,而成为别人的拐杖。最重要的,是将别人还给他们自己,助他们找回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现在法则”是禅宗以降,一直到新时代,都非常受到重视的法则。赛斯也说过我们可以用以改变自己一生的话:威力之点就在当下。“真理”并没有多少,但凡是真理都应适用于任何时空,也就是“当下”。
“慈悲”升自宽容、升自万物一体的觉悟。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已经直接触及存在的最高奥秘了。当万物一体不再是口头禅,而化为你心中的觉受时,几乎也无“慈悲”可言了。悲悯仿佛预设了一个对象,预设了一个判断。是吗?
那么,更重要的是“信心法则”,“信任固有、天生的爱与智慧,在你和所有的造物中运作的深沉信赖感”。这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层面,信任我们内心都存在着神,一切的发生都有其意义,都带给我们礼物。
“期望法则”给我们的重要教导是:我们所专注的会扩张;对抗问题只会强化问题,因为我们给了它能量。因此,要专注在解答,而不是问题上。放下疑虑和恐惧,当下便创造你个人的新愿景,而这便将成真。
下一个“行动法则”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上日形显著。我们接触到愈来愈多的忧郁症、强迫症、恐慌症……都是深深为“无力感”所攫获,找不到个人的力量,以病症为不去行动的借口。当然,每个个案都有个人的偏执之处,必须去厘清、接受、面对。但最后,如果他不肯自己负起责任,冒险采取一些正面行动,那么他是无法好转的。所以,领悟到没有人可以替我们行动,替我们生活,是真正踏出疗愈之路的重要一步。
最后两个法则:臣服和合一,仿佛是一体的两面,不放弃你独特的个性,却看到万物都是神的一部分,因此能喜悦无惧地接受自己,接纳别人;爱自己,爱别人!
本文作者为中华新时代协会创办人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