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苦行僧·富矿猛掘者·航标工-谈张友文三本公安文学评论专著

时间:2011-11-02 23:10 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柯宝成 点击:
日前,张友文先生将其大作《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赠给我。捧在手上,沉甸甸的;浏览一遍,厚实实的;挑几篇咀嚼一下,香脆脆的。于是,不觉心痒,捉笔又放下。欲评论之,又吃不准,搁浅一周,冷处理了一下。 昨天,随便翻翻,看到

  日前,张友文先生将其大作《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赠给我。捧在手上,沉甸甸的;浏览一遍,厚实实的;挑几篇咀嚼一下,香脆脆的。于是,不觉心痒,捉笔又放下。欲评论之,又吃不准,搁浅一周,冷处理了一下。

  昨天,随便翻翻,看到《人民公安报》2011年9月23日《剑兰周刊》头条“茅盾文学奖眼中的公安文学:这里是一片有待挖掘的‘富矿’”,又从网上看到了“全国公安文学大奖赛揭晓”的报道,感慨良多殊深,于是又捉笔了。

  人民网昆明11月12日电(记者常红)今天,“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大奖赛颁奖大会在昆明召开。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一二三等奖三十部,优秀作品奖八十部同时揭晓。大赛还增设了一个特别奖,并为十个公安消防总队颁发“优秀组织奖”。

  特别奖的获奖作品《危情海地》的作者钟荐勤是一位边防警察,他生前多次赴海地维和,是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中不幸牺牲的八名维和警察之一。

  本次公安文学大奖赛是新世纪以来规模比较大、参赛人数比较多、质量比较高、文学性比较强的重大公安文学赛事。大赛由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联合主办,公安部消防局和人民公安报社共同参与发起,自2009年6月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批生动反映公安生活的文学作品新鲜出炉。一年多时间,大赛组委会共征集到公安文学作品801部,合计约3300多万字。(摘自人民网)

  嗬,好家伙,八百零一部!三千三百多万字!已可用“天文数字”泛概念了,获奖共一百一十部!也当属“巨大”了。但无只言片语涉及“公安文学评论”,令我又惊诧了一回。

  此前是发现杜元明先生的杰作《必须加强公安文学评论——兼序张友文的<聚焦公安文学>》有所涉猎,颇有同感。杜先生说:“为了汰劣存优,避短扬长,沿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前进,应重视和加强文学评论,鼓励文学批评,使公安文学全面繁荣发展。”

  杜先生把“文学”二字拆开来说,乃是妙招,是新说文解字,是心解,是创意。此当在其前文的“双轮”“两翼”比喻之上的。我以为,评论是“筛子”“镜子”“哨兵”“向导”和“灯塔”。

  著名 、书评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举起“书评”大旗。他大学毕业的论文便是《书评研究》。他在《大公报》主编副刊时开办过“书评专刊”。他写道:“书评是文化的筛子、镜子和轮子”,“是读者的顾问、出版界的御史,是好书的宣传解说员,是坏书的闸门”。到了1982年,这位当时已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撰文呼吁:“广大读者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书评这个哨兵和向导了。”今天读来,仍倍感亲切与现实。

  张友文先生一口气推出的三部“公安文学”评论集,对近年来的公安文学作品分门别类,尽职尽责地进行了丰富而又细致、集中而又精炼的评论。纵观一百多篇评文,大抵上可属“一石四鸟”型。此型首创者是著名 、评论家沈从文先生。他把书评(写得好的——笔者注)比做“一石打四鸟”。这一石是评文。这“四鸟”是“作者、读者、书评者自己、编辑出版者”。这当然是书评的高端,是书评家努力的方向。张友文先生正是在崎岖山路上,不断攀登,向此端奋进的“苦行僧”。

  就公安文学评论的文字而言,他是能轻车熟路,左右逢源的。但这些文字的发表比撰写难了何止十倍、百倍、千倍?!

  他的三部专著系统总结、评判了当代知名公安 包括王仲刚、郝泽军、杨佳富、穆玉敏、但远军、李培刚、程建国、艾璞、黎明辉、翟勇彪、袁瑰秋、朱东锷、张暄等的作品,还包括张笑天、海岩、陈源斌、裘山山、刘继明、胡学文等非公安 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引导并帮助读者欣赏、理解作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时代和社会的美学高度,探讨公安类 的创作经验和文学创作规律,总结他们的创作得失,运用文艺评论这把利剑,规范公安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和意向。这些文章文笔清新,文字亲切,注重直觉感悟,通过形象、象征、类比等手法,启动读者思考,坚持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不虚饰、不拔高,系统分析、纵横比较,以理服人。

  但在这三本专论的背后,却有着沉重的“难言之隐”,也有作者的坦然“自白”。

欢迎“苦行僧”

  我看到刘茂华文学博士的来信,感慨颇似。兹引其函一节以告读者。刘博士云:

  友文兄:

  暑期过后归校,收悉大作并详细拜读,为兄之执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我从后记中得知你出这些著作均为个人掏腰包,几乎是“倾家荡产”,其情何堪,其为何难!我不禁有些目瞪口呆了。倘若换上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而现今,许多所谓“学者”拿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却终日无可事事,或用这些钱吃喝玩耍,与兄相比,真乃天上人间之隔啊!

  这种“苦行僧”才是该词的本色。拂去人们附加在它身上种种“别解”、诸多“贬义”之“浮尘”,这类执着、艰苦、坚韧的“苦行”“高僧”应该欢迎。

  说实在话,造成这种局面的前因后果,可谓众所周知,我不想再饶舌了。我只想强调张友文先生对此的态度。他在《点击公安文学》一书的《后记》的末段中坦言:

  尽管从事公安文学评论是件苦差事,但我绝不会退缩。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坚信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我将不辜负领导的关怀、 们的厚望、同事的携手、亲朋好友的期待,依然在公安文学评论这块荒野上孤独漫步,为警察说话,为公安文学发声,为《点击公安文学——21世纪公安文学解读》第二辑做准备。

  他不仅准备好了,不仅出了“第二辑”,还出了第三部。这执着这坚韧的精神,委实令人感佩。

  他对眼前相当严酷的现实,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有着无比高远的志向。他在《聚焦公安文学》的前言中写道:

  在这消费时代、娱乐文化的语境中,文学批评已流落到了“边缘”之边缘。也许本人从事公安文学评论已经很不时髦了,但我不会“见风使舵”,立马收回已迈出的脚步,而会像人民警察一样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因为矢志不渝地坚持言说公安文学是我有生之年的宿命。

  于是,他在笔耕不辍之上,更上层楼,又办公安文学网站(http://youwen2039.blog.163.com/)、开微博。他办网站的宗旨是:向西方宣传中国形象、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向国人宣传人民警察形象,长公安干警之正气,正公众舆论之视听,并力争实事求是地解读公安文学作品。有“知音”评说:张友文立足公安文学评论的企划是开放的。他坚持写英语博客,宣传中国警察形象、中国公安 、公安 作品。借助英语这一工具向世界广播中国的公安文学,开博数年,点击他两个英文博客的人次超过4万,这是中国警察自己的一扇对外宣传的窗口。近几月来他又在网易上开办公安文学网,集中介绍公安 和作品,传播公安文学动态。一个人的张灯结彩,热闹的程度固然有限,但毕竟有人做了,为将来的风生水起吹响了集结号。(摘自黎明辉《山径中独行的评论家——也谈张友文的公安文学评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诚然,友文之于公安文学评论,已渐入此境。不过,王国维所引柳永《凤栖梧》词中的这一名句,我以为还不足以形容出他对公安文学评论那难以割舍的心结与情怀。

“富矿”猛掘者

  昨天,翻《人民公安报》,读9月23日《剑兰周刊》,其头条是:“茅盾文学评委中的公安文学(引题)”“这里是一片有待挖掘的‘富矿’(主标题)”

  据撰者蓝茹称:“9月2日,鲁迅文学院公安 研修班的学员来到北京节顺义区‘中国 馆’,与茅盾文学奖评委彭学明、李掖平、周大新进行了零距离对话。之后,学员就公安题材文学作品的现状及不足等问题与评委们做了进一步交流。”

  周大新先生指出:“公安领域是文学创作的富矿。一定会有公安文学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我相信并期待着。”善哉,斯言。

  对于这片“富矿”之“有待”挖掘之说,笔者不敢奉承。远的暂且不说,就建国来一些较好的公安题材作品,早已有人挖掘,有的还相当有深度。如《国庆十点钟》《英雄虎胆》《秘密图纸》《虎穴追踪》《蓝色档案》《保密局的枪声》《开枪为他送行》等电视作品及其评论,我曾有涉足,又读过不少,故至今仍记忆犹新。更近的只说说张友文先生所评一百多部(篇)(首)作品,仅评论文字已达六、七十万,原著自然是一个准天文数字了。由此可见,并非“富矿”“有待”挖掘,而是挖掘的宽度和深度是否到位。

  窃以为,张友文先生的三部专评,足以证明他是“富矿”的“猛掘者”。自2009年6月出版国内第一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点击公安文学》后,其情其才其势其意,排闸而出,一泄千里。2010年6月推出《聚焦公安文学》,继之2011年6月续出《盘点公安文学》。这些评论,恰如雨后春笋,可听其拔节之妙音;又似雨后彩虹,可见其绚丽之美色;还像细雨共伞,徐行娓谈。

  这些评论,基本上涵盖了公安文学新作的各个方面。既有影视类、小说类、报告文学类、诗歌(词)类、散文类,还有其他类;既有名家个人专集(如王仲刚专集),又有初出茅庐的新人新作(多例),还有对公安文学求教者(如沈雪)的点拨;既有书信往来,更有网站交流;既有对作品内涵的剖析,如对王仲刚、郝泽军、李培刚、穆玉敏、程建国、翟勇彪、袁瑰秋等人的作品的赏识评判,几乎占总评的一半以上,又有对作品形式和语言的分析和评点,如《预备警官》的语言艺术等,还注意到了公安 美学中的佛学意味;既十分关注公安 这一主体,诸如房学经、牛力军、郝泽军、陈计会、邓醒群等等,又兼顾非公安 写公安文学的这一群体,如裘山山、陈源斌、刘继明、胡学文、海岩、张笑天、吴克敬、田耳、奚同发等。

  在评论中,张友文先生能坚持文学批评的原则。他从不搞商业式的“势利批评”,也不写无原则的“人情批评”。纵观今日之文学批评,我立马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骂杀与捧杀》。周先生写道:“总说近年的所谓批评,不外乎捧与骂。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鲁迅先生此文写于1934年11月9日,后选于《花边文学》,今在《鲁迅全集》卷五,第468页可读到全文。他67年前的“简论”,说的好像就是今天的事,我真佩服周先生“先见之明”。我同样佩服友文的评论。总的来看,张评还是相当客观、公正、不唯上、不唯名的,以作品为依据,以理服人,说理颇为充分。他对武和平作品的评价就是一例。

  武和平先生是著名公安 ,又是公安部宣传局局长。他评价过武先生《掩盖》中警察形象。评文指出:

  《掩盖》不是一部应景之作,而是公安 武和平经过长期积累和深思的、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追求的作品,体现了健康和雄大的文学精神。?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 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和反省。 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 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 起着决定性作用。

  武和平说《掩盖》90%细节是真实案例,涉及打黑、侦探、反贪等多个领域,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下过乡,务过农,当过村官、教员,历任开封市派出所户籍民警及内勤、分局侦察员等。他做警察办的第一个案件嫌疑人,竟是与他同吃一个乳头长大的奶弟。他亲眼目睹两小无猜的奶弟被赴刑场……。?

  这一经历就写进其长篇小说《掩盖》之中:新任女公安局长严鸽决意揭开黑幕。几番较量之下,她发现这艘大船的位置与一起恶性矿难有关,而制造并通过运作权力掩盖这场矿难达六年之久的矿主,正是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孟船生……?

  丰富的阅历使武和平既具胸襟和视野,又有基层公安生活实践,深知警察的苦衷和破案的艰辛复杂,于是在文本中塑造了各具特色警察形象,有执著坚守警察信念的副局长曲江河、袖珍警察卓越、猴探长王玉华、刑警仇金虎,有变节堕落的局长助理马晓庐等,他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编织成了色彩纷呈的人物画廊,为丰富当代公安文学作出了努力。(摘自《点击公安文学》P252)

  该文说的合乎分寸,恰到好处。同样是武先生的作品《污点》,张则以“武和平的《污点》创作得失谈”为题,也进行了求实评点。在肯定武先生“驾驭长篇能力”之后写道:

  阅读武和平的小说《污点》,可以看出他驾驭长篇的能力。布局谋篇,严丝合缝,没有自相矛盾之处。细节感人至深,恰到好处。闲笔乍看是信手拈来,仔细揣摩,实则是 心血智慧的结晶。文本中构建的两个警察人物形象黄河平和曾英杰都是非常成功的,不管他们是正面典型,还是负面典型,他们两人身上都有一种警察意识。尽管由于曾英杰的疏忽大意,无意之中被犯罪分子利用了;黄河平的“那双眼睛里的儒雅英气荡然无存,代之以商人的世故圆滑,加上熏得发黄的手指和一副倦怠的神情,活脱一个日常惯见的那种烟酒过度、纵情声色的小老板”。但是,他们两人头脑中的警察情结相伴始终,正在打动或将要打动部分读者。(摘自《点击公安文学》P246)

  ?

  此后,他又指出了《污点》不足之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污点》的不足之处是太像戏了,处处是巧合,随处是故事,像凌清扬与秦伯翰和龙海之间的恩恩怨怨,何雨系凌清扬之女。偶然因素太多,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生活的实感。故事性太强,必然对文学性有所减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上海魔术师:温暖人心的情感

作者:虹影

著名 -虹影的转型之作,《饥饿的女儿》朴实文风与《K》细腻笔法的完美综合,充满朦胧、奇妙、神秘的少年情愫,一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