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朴素平易中的大道理

时间:2015-11-19 13:46来源: 作者:邹士方 点击:
季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文化拯救人类。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些理论观念越来越

我不是学术大师季羡林的入室弟子,但我自视为他的编外学生。我自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后,与季羡林先生交往多年。在校时我任北大五四文学社副社长,曾聘请当时任北大副校长兼东语系主任的季先生为文学社顾问,由此结识了他。之后访见,通信,约稿,参加他的寿诞纪念会,他为我的著作写书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为人的朴素平易和他的学问的博大精深形成鲜明对比。他平日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布服,有时还戴一顶旧布帽,与学生谈话和颜悦色,没有一点架子,根本看不出他喝过洋墨水。他的这种朴素平易落到文字上就是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娓娓道来大道理,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着你的灵魂。这也就是季先生的书籍出版之多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众多的季先生的的选集、文集、全集出版之后,重庆出版社又出版了《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本书所选的季先生的文章分为五辑:第一辑“我的国学观”,为季羡林先生对国学内涵的深刻认识和从专业角度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论述。第二辑“民胞物与,天人合一”,为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所形成的真知灼见。第三辑“要拿来,更要送去”,为先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所进行的一系列思考的呈现。第四辑“西方不亮东方亮”,为先生对东方文化的内涵、历史地位等的精辟论述。第五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先生对东西方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的特点、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等的阐述和分析。

从编选的篇章可以看出编者的匠心独具,苦心大力。读者一卷在手,季先生学术精华尽收眼底。

季先生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研究,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文化托命人的自省意识,对于中国自五四以来的文化演进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反思,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等“宏大问题”一直进行着深入地思考。

季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文化拯救人类。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些理论观念越来越渗透到中国民众的头脑中,并对民众的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季羡林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的特殊贡献。

阅读本书你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从一些具体问题上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做学问的指导。

什么是国学?众说纷纭,季先生用最经济最平易的语言概括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并且提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

关于诗与禅的关系,这是我国文学史、美术史、艺术史、思想史等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东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是关于此问题一直也没有一个圆满公认的答案。季先生的《作诗与参禅》以晓畅的语言,层层递进,抽丝剥笋般阐明了其间的大道理,令人折服。他吸取前人观点,从诗与禅的不同之处、共同之处进行阐述,不满足钱锺书和敏泽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他们讲“悟”和“妙悟”只讲了这一种思维活动,好像是一个没有宾语的不及物动词······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回答:第一,什么叫“悟”?第二,“悟”到了什么东西?这都是相当重要的问题。据我涉猎所及,好像还没有哪个学者明确而完整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回答也就更谈不到。对两个问题的解答体现了季先生的慧眼独具。像这样的新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俯拾皆是,读者可以细细体悟。把模糊理论、模糊语言引入中国语言的研究也是季先生的学术贡献,以此来谈中国汉语言文字在作诗和参禅中所起的作用,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本文涉及的佛教知识、典故,比比皆是,季先生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于细微处见学问。

习总书记最近的讲话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通过阅读此书,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可以充分了解传统文化,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并从书中汲取心灵的养分与理性的智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月光下的银匠:故乡河谷朦胧的光芒

作者:阿来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