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三秋桂子,诗意的江南总是温柔的,灵秀的,再加上诗书传家的高门大户,频出显宦的士绅人家,这样的环境总是令人憧憬的。 民国初年的林长民是名满士林的社会活动家,但他的女儿显然盖过了他的风头,而被当时以及后世人们记住的更多的是那个生于江南佳地、游历欧洲列国、留学美国名校、报效祖国母亲的“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 才貌俱佳的林徽因有知识女性应有的气质,有江南女子应有的灵气,也有典型“海龟”们应有的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再加上优越的条件以及文人圈的衬托,俨然成为了当时的“精神贵族”。她的文字,她的情感,她的容貌,她的朋友,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 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然消逝,但是林徽因的“青春”不死,她的“精神”延续到了现在。她的大部分文字没有过于强烈的时代感,她所表现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婚姻,情感,亲人,朋友、人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诸如这样的文字,值得人们反复回想和玩味。 《可惜不是你》是在感叹,还是在回忆,抑或是在惋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眼中想象的林徽因,得出的答案亦可能千差万别,但是不变的是林徽因的灵动的才情、独立思考的人格以及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不独是她所求、所得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都在向往的生活情境。 她是个 ,建筑师,更是个平凡的女性。想与你共欢喜,可惜最后往往却不是那个“你”。这里面的欢乐、忧伤、苦闷,在林徽因的文字上,你都能得窥一二。 她的所有生活情境,所有的语言文字,所有的人生经历不是虚幻和闭塞的,都是活生生的,是现实能承载了的。她的散文真切细腻,她的书信真诚宽厚,她的诗歌灵动丰沛,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林徽因的聪颖、秀气和感情。 当我们审视这部书时,不仅仅是在怀念这个人和她的作品,或许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寻到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也能从中体味到我们自己的情感波澜。 可惜不是你,而你又在牵着谁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