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人生里,一上路就进入颠峰;在她的作品中,一下笔就是经典。或许没有一个人。能够对爱有着最透彻的洞悉和最准确的诠释。然而可悲的是,看透爱的她却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她是张爱玲。 张爱玲说,自己不喜欢壮烈,喜欢的是悲壮和苍凉——因为苍凉有一种参差的对照。在她的心中,前半生的辉煌放任,后半生的困窘苍凉,自是一种鲜明的人生写照。书中恰是将张爱玲的明与暗一一誊写,让我们看到了几段支离破碎的情感,还有那始终坚挺的渴望。 将张爱玲的情感与时代相融合再剖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代才女的纠葛内心。政治给予她爱情纪传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或许不必言说太多,而那份执拗之爱,却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让我们隐隐作痛,扼腕叹息:为何明知灯火烧身,却要执意扑往? 书中传递给我们的,不是爱的抨击和教育,而是爱的自陈和呓语。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爱,就是一场机缘巧合的遇见。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和很多人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也不过寥寥两三人,也许那人会注定缺席一生。 胡张之爱,便不是与之偕老的爱。不消说,胡这样自私、好色甚至叛国的人,怎么可能给得起承诺?由是,张爱玲便在这爱中“萎谢了”。她从未说过对这段感情的感受,自然,孤傲自尊的女子即使伤痛再厉害,也不会向世人展露伤口。但曾经那样放弃自我地深深投入,被辜负之后是怎样的感受?全在不言中。 作者将张爱玲的心路巧妙地截断,抽取出最让我们聊以感怀的篇章。在胡张之爱以后,便接着呈现与赖雅的婚姻。笔触忧郁却又不失客观,让人总觉有些争辩之欲。人人都说张爱玲的这段婚姻是苦多乐少,然而书中却也为读者撷取了那碎片式的幸福点滴。于是我们深思:虽然婚姻为张爱玲带来了“负增长”,再不见与《金锁记》、《沉香屑》相比肩的传世佳作。可是,谁又能确定,从这段感情里她没有得到过快乐? 无数人为张爱玲叹息,然而无论怎样,这个为爱而生、因爱而谜的女人,最终还是以无解的答案悄然陨落。 也许,爱本来就没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