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分成攻书、看书与翻书三个层次

时间:2013-09-24 14:08 来源: 作者:周育民 点击:
王蒙先生最近就读书谈了一席话,讲攻读的重要性,批评当下的读书风气,很有感触。 回想人生六十年,读过的书并不多。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什么书读。上了小学,读的是教科书,会了写字算术之外,教科书本身的内容基本上都忘了。高小时,文革来了,革了文化的

  王蒙先生最近就读书谈了一席话,讲“攻读”的重要性,批评当下的读书风气,很有感触。


  回想人生六十年,读过的书并不多。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什么书读。上了小学,读的是教科书,会了写字算术之外,教科书本身的内容基本上都忘了。高小时,“文革”来了,革了文化的命,书就更没读的了。但求知欲却与日俱增,想尽办法去借书。从老辈人那里借了毛批的《三国演义》,铜版的《水浒传》、《武松演义》之类,社区图书馆借看革命书籍如《红旗飘飘》、《平原游击队》、《红岩》之类,大体上也只是看情节、听传奇,最多只能算“看书”。后来借到了当时的大学课本周一良吴于廑先生主编的《世界通史》,才知道“学问”这回事。那时想仔细读,但知识够不上,通读一遍,能记住把握的不多。有一次到一位比我大好几岁的朋友家里,看他正在读《资本论》,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他能读,我为什么不能读?写了封信,叫大哥从新疆寄了他省吃简用积下的六元钱,跑到福州路旧书店买了王亚南郭大力译的《资本论》,兴冲冲地抱回家,打开一看,字都认识,什么也看不懂。于是,就开始了“攻读”的过程。为了“攻读”,除了死啃之外,借看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基本上是苏联的那套马克思主义哲学书。前些日子,小学同学见面,有位同学忘了我与他在中学同班的经历,我可清清楚楚地告诉他,我从他这里借了那几本书看,因为他的父母当时是中学教师,有点藏书。他很高兴:“看来你今天当教授,我还有点功劳。”我虽然无以“涌泉相报”,但这个点水之恩是不能忘的。所以,在我的读书经历中,真正谈得上“攻读”的,也就是那么几本。核心“攻读”的,就是《资本论》第一卷。但这么“攻读”下来,如何严密思考、逻辑推理、举证立论之类这些基本的治学路数大体清楚了,马克思的理论和观点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清楚了。


  进了大学之后,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攻读”的情况却没有了。我这个人,体质不好,精力也不那么充沛,记忆力更不行。比以前多看几本书是肯定的,但“博览群书”,做不到。看专业书,也没有“攻读”的事。国内的历史专业书,大抵都用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而我看过的《资本论》,用这种方法的水平只比它们高而不会比它们低,所以以后的功夫主要是花在找史料、找证据上面,那就主要是看书、翻书了。记得当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名教授蔡尚思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谈了他的读书经历,说他在图书馆里看完了《明实录》,我们都很惊讶,老派学者这样“治学”,令人起敬,但在我内心里,这种读书方式对我不合用。因为我的记忆力差,清实录、东华录这类大部头的官书,可以翻,不可以看,翻是为了找资料,无具体目的地去看,记不住。


  我很佩服我的一些同行朋友,他们“攻读”的书比较多,许多理论都能涉及并道其详。我这么“单打一”,显得有点“寒酸”。但就这么“单打一”,也多少打下了一些根底。


  根据我的读书经历,我把读书分成攻、看、翻三个层次。


  攻书,要选择第一流的学术理论名着,仔细研读。看不懂的,要找各种参考书籍来,把它“攻破”。等到你一一攻破,弄通全书,这位大思想家的基本治学路数、思维方法你就至少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攻读”下几本,你就有了不同的大思想家们的不同治学路数,你的治学路数不仅可以选择,还可以比较综合,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杨过”那样,一下子站到了很高的学术境界,即使你不治学,也能环视学林,很快判明高下。所以,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看书,与攻书不一样,就治学而言,大抵有两个用途。一是了解专业领域的重要论着,打好专业根底;二是拓展知识面,与专业相关领域的书籍,尤其是与研究相关的书籍要看。这样专业根底可以打好,同时可以防止“偏枯”。“攻书”问题,最好在大学时代就进行,到了研究生再来做这件事,有点晚。不过还是得说一句老话,“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翻书,就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而言,比攻书、看书要低,但在治学过程中,地位却十分重要。选择攻、还是看,要先翻书才行。找资料,主要靠翻书,而不是看书。记得桑兵先生有次谈到,有学生问他如何找资料,他的回答是,根据你的研究专题,到图书馆里找到相关的图书分类,然后从书架的这头翻到那头。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允许读者这么进馆翻书,但道理就是这样的。昨天我介绍考茨基讲的引证与着书的关系,一篇论文、一本论着,注引的书目就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翻书”的指南。“翻书”的好处除了上面两条有目的翻书之外,还有一种无目的的翻书,这也是读书人常干的事,这样做,有时会让你意外发现一些好文章、好观点、好材料乃至好题目。好文章得看,好观点得记,好材料得抄,好题目得做。


  现在新生一入学,就会问导师,请导师开些阅读书目。我常常觉得这件事有点难。开攻读书,只要一二本,两三年攻读下来,课业学位论文就没有时间完成了。开专业书目,网上张海鹏、茅海建的书单列的也八九不离十,尽可以选,也不可能都看下来,全部看来了,这三年的研究生就成了“看客”。最后只有翻书,而翻书是没有开书目的道理的。就开的课程开参考书,当然可以,但翻的、看的不免都在,其中有“扛鼎”之作,也有一般教科书,你的专业、方向、选题兴趣何在,也要学生自己判断。选的课只是拿学分,看教科书就可以;如果要在选课中定方向、找选题,得看“扛鼎”之着,那你在这方面已经有些基础,也不需要导师开“药方”了。


  王蒙先生批评时下的“网读”,当然很有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在网上的资料非常丰富,有些书可以在网上“翻”、网上“看”,有些书不要在网上看、网上翻,攻读的书一定要看纸质的,重点看的书也要看纸质的。这是我对“网读”与“纸读”的一些看法。自己有兴趣的书,只是因为看不下去而放弃不读了,这时候你要当心,可能你缺乏意志力,有这辈子永远成为“看客”的风险,当然,如果本来只是为了“消遣”,自然当作别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现代女性的私房书

    作者:风飞扬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