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小说,掩卷沉思良久,眼前活跃着女主人公波塔和男主人公赫谢尔的身影,他们经历了种种的苦难,经历了在那个年代里所有普通百姓的困苦艰难岁月,最后安享了充满淙淙溪流之声和铃铛丁丁之音的美好生活
作者取材的背景里面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小说植根于当时乌克兰的犹太居民的生活处境。小说开场就描写了发生在1897年的血腥场面,当地农夫对犹太人聚居的小镇的血腥抢劫和杀戮。然而,作品之中并没有弥漫着浓重的阶级民族矛盾,或者说作者并没有刻意的去凸显这样宏大的一个主题,相反,小说描述的是这样背景下,普通犹太人的生活经历。
女主人公波塔的出场身份是“来自俄罗斯的淑女”。她骄傲,虚荣,努力像上层社会攀爬,虽然出身于穷困莫斯尼的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之家,在家族显赫的远亲雇佣波塔去莫斯科做女伴的际遇中,她彻底改变了出身所塑造的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的窈窕淑女,穿着时尚,气质优雅,喜爱诗歌,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完全迥异于莫斯尼当地女孩子。可以说,在莫斯科做女伴的几年光景里,她用尽年轻的力量把自己重塑成为一名窈窕淑女,立志要永远留在莫斯科上流社会。所以在小说她的第一次出场的回家旅途中,她不惜对同包厢乘客撒谎,谎称自己双亲病故,自己是显赫家族的表亲。她给自己编织了美丽的梦幻,抵达穷困故乡的那一刻,她还存在幻想故乡是短暂停留,还想飞往莫斯科觥筹交错的舞会。可惜,远亲停止雇佣的信件折断了梦想的双翼。
然而,她无法面对几年来的期望变成空梦一场的现实。她在周六出现在广场长椅上阅读,她固执的说着别人听不懂的优雅的法语,她固执的用这些维系着她陨落的幻想,她的骄傲,虚荣和自尊。也许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吸引了男主人公赫谢尔,一个在农夫暴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一个成长为精明的小麦商人的年轻男子。
就像所有青年男女,相识相爱,没有太多波折的走入婚姻殿堂。赫谢尔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年轻人,给了波塔富足的生活,她那上流社会的梦想因此得到再次的绽放。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赫谢尔很爱波塔,爱到可以手拥财富而忠于结发妻子。这样幸福的生活,夫复何求呢?
然而,年少时父母死于非命的惨状还在梦里纠缠在赫谢尔,犹太人同胞的生命还是没有保障。在安稳富足生活的背后,赫谢尔的内心不安而惶恐。他秘密地,开始了与政府的对抗。结果东窗事发,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美国。
波塔还没有在飞来横祸中清醒过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富裕的生活远去,她一个人带着一双儿女过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难民生活,不得不回到妹妹家共渡难关。人生也算经历了大起大落,她再一次回到生命的远点,回到故土的贫穷困苦。甚至,骄傲的她去做了富户的佣人。
结局是美好的,战事结束后,历经艰辛,她带着幸存的儿子来美国找到赫谢尔,重新过上以往安稳富足的幸福生活。而且,赫谢尔依然那样深深的爱着波塔。
我是很感动于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乌克兰的这一段普通男女的故事,不为爱情,不为民族大义,只是看到平凡的生命在人生的磨难波折里,不屈不挠,顺着疾风,降下骄傲自尊,却绽放出生命的顽强本色!
想起《飘》里的斯嘉丽特,想起《活着》里面的富贵,生命真的是一出奇迹的演绎,值得我们投入所有坚强,保持其韧性。
活着,便要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