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曹雪芹先脂砚斋而死带来的疑问

时间:2013-07-16 08:24 来源: 作者:风之子 点击:
  小说第一回至标题诗“满纸荒唐言”时,脂砚斋的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说明了一个不诤的事实,那就是曹雪芹是死在脂砚斋前面的。这就带来了很多疑问。

  小说第一回至标题诗“满纸荒唐言”时,脂砚斋的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说明了一个不诤的事实,那就是曹雪芹是死在脂砚斋前面的。这就带来了很多疑问。


  第一,小说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写史湘云捡到了贾宝玉要送给她的金麒麟,论家多以为此举暗示着八十回以后,史湘云最终与出家流浪的贾宝玉相逢,相伴读过余生。


  如果按照一种权威的说法,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的话,曹雪芹先脂砚斋死,何来白首双星一说?所谓白首双星,可是白头偕老的意思啊。


  第二,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敦诚悼曹雪芹诗中有“新妇飘零目岂瞑”一句,明白告诉我们雪芹身后遗下一位续娶的夫人,此时脂砚斋尚在做批语,何来脂砚斋就是史湘云之说呢?即使这续弦的新妇就是史湘云,那脂砚斋也不是史湘云啊?呵呵。


  第三,史湘云的结局,在前八十回小说中是有提示的,那就是嫁卫若兰,卫若兰暴死,史湘云被迫卫氏宗族的不孝子拐卖,沦为风尘女子,后因金麒麟与出家流浪的贾宝玉相遇,相伴余生。依据史料,其时,脂砚斋和曹雪芹相知相伴谈论学问时,曹雪芹是先有一妻,育一子夭亡,妻死,后又续弦一妻,这个期间脂砚斋一直存在的呀?


  第四,其实,我们只要注意一个文学原则,很多问题就不会搞得那么复杂。那就是切不可沉迷《红楼梦》太深,把小说中的人物也当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我觉得周汝昌老先生就犯了这个错误,把史湘云当成现实中的人物了,史湘云也好,贾宝玉也好,林黛玉也好,薛宝钗也好,不过是虚构的人物,怎能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脂砚斋,确确实实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曹雪芹的朋友,如何和史湘云挂的勾?


  第五,如果不认定脂砚斋是史湘云,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的挚友,他几乎是参与了小说的创作构思和评论(古代批语也是一种再创作),甚至可以这么说,包括史湘云在内的人物的创造也有脂砚斋的一份功劳呢。


  第六,而综合文本和批语分析,要说曹雪芹和脂砚斋在小说里的影子,拙文《曹雪芹脂砚斋在红楼梦里怎样分工》和《曹雪芹是怎样把自己人格分裂的?》说过了,曹雪芹就是石头、空空道人和编撰者曹雪芹,注意这个曹雪芹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曹雪芹,以及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甄宝玉,而脂砚斋呢?则是一僧一道和批语者脂砚斋,也请注意,这个批语者脂砚斋和现实生活中的脂砚斋(或者另有其名)也并不能完全等同,作为编撰者的曹雪芹和作为批语者的曹雪芹其实也是为小说创作而特意构想出来的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特定身份”。


  如此种种,疑窦重重,当告诉我们,脂砚斋非史湘云,脂砚斋是真实的人,史湘云是虚构的人,虽然史湘云可能有原型,但这个原型也绝对不会是脂砚斋。而通过种种迹象判断,脂砚斋就是个老爷们,而不是老娘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月光下的银匠:故乡河谷朦胧的光芒

    作者:阿来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

    Baidu
    map